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务员是我国政府中负责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担负着执行社会公共权力和政府义务,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公务员的工作能力和绩效,决定了我国党和政府的工作水平,关系着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如何建设一支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不断完善公务员的薪酬制度,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我国现行的公务员薪酬制度,是与国家统一的职务级别相结合的薪酬分配制度。这一制度以按劳分配为原则,综合考虑公务员的工作职责、个人能力、工作业绩、工作经验等因素,设定不同职务和级别的工资差距。我国自1956年以来对公务员薪酬激励及其配套制度多次进行了完善和探索,先后开展了四次大规模的公务员薪酬激励制度改革,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对于公务员机制效果的充分发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全国各地区也结合本地历史和社会经济特点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在此方面开展了很多完善工作。但是,现行制度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公务员的激励和保留。笔者通过分析北京市某执法系统公务员的薪酬水平及相关福利制度,对现行制度中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如薪酬激励创新性不足、薪酬结构和水平不符合发展需要、管理和执行中不到位、其他配套制度不健全等,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公务员队伍的稳定和工作积极性。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完善建议。首先要创新激励理念,增强激励效果,将以人为本管理思想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核心,维护和完善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将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按需激励与差别化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同步、正负激励相结合。其次,改善薪酬结构,调整薪酬水平,设计合理的公务员薪酬标准,调整薪酬与福利的结构,建立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定期调整机制,包括建立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资机制,规范公务员薪酬结构调整,合理拉开薪酬等级差距,消除平均主义,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监督公务员薪酬调整制度的实施。第三,完善配套制度,不断完善考核体系建设,设计科学的公务员晋升制度,加强培训与人才评估使用的挂钩,增强淘汰制度与手段,完善人才交流机制,发展人才市场,设置完善的公务员奖惩制度。最后,切实加强管理,将制度落到实处,落实休假制度、改革加值班费支付制度,根据各部门工作特点建立相应的岗位津贴,使之能够贴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