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钢筋与活性粉末混凝土间粘结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eva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具有超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高环保性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由于RPC比普通混凝土具有更多优势,现有规范方法较为保守。为研究钢筋与RPC之间的协同作用机理,采用HRB400、HRB600强度等级钢筋,1.5%钢纤维掺量、0.22水胶比RPC制作12组共36个试件,通过中心拔出试验、钢筋内贴片试验对高强钢筋-RPC之间的粘结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高强钢筋在RPC构件中的粘结锚固机理和粘结锚固强度变化规律,以解决RPC构件中钢筋的锚固设计问题,为活性粉末混凝土规范的编制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研究钢筋直径、钢筋强度、粘结长度对粘结性能的影响,绘制粘结-滑移曲线并进行统计回归,得到高强钢筋-RPC粘结应力和滑移量之间计算公式。研究表明:粘结应力随着粘结长度增加而降低,随着钢筋直径与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粘结长度是影响粘结性能的主要原因,钢筋强度、钢筋直径次之;曲线大致分为急剧上升段、缓慢上升段、下降段、二次上升段,钢筋拔断破坏的试件下降段不明显,应用二折线模型对上升段拟合,效果良好;破坏形式分为钢筋拔出破坏、拔断破坏,裂缝微小甚至不存在,主要原因是RPC中细骨料间结构致密及钢纤维的掺入使其具有超高粘结强度。(2)进行了钢筋内贴片试验,根据实测钢筋应变,分析了粘结区域内不同位置的粘结应力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钢筋加载端应力始终高于自由端,并且随着粘结长度的增加,60kN荷载作用下粘结应力极大值增加10.43%,极小值减小51.55%,应力分布不均匀性愈加明显。(3)在中心拔出试验所测粘结应力的基础上,结合现有规范相关公式,给出高强钢筋-RPC的外形系数,进而得到锚固设计的临界锚固长度、极限锚固长度,为今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意见,在工程施工方面节约工程用量、工程造价方面提高经济性。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不同年级在校学习本科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倾向。方法采用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倾向问卷(CCTDI),对我院五年制本科1-4年级在校学习的151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总体上,本
我在护理岗位工作了近30年.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一个结论:和谐稳定的团队是质量安全的重要标志。
对野败型水稻不育系,保持系和F1杂种线粒体DNA进行了AFLP比较,从M/PA引物对选择扩增产物中找到了不育系与保持系差异条带ZA1、ZA2和Z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