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第五弦乐四重奏》创作技法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byst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利奥特·卡特(Elliott Carter,1908一)是美国现代派作曲家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乐以节奏复杂、速度多变、织体层次鲜明等特点而著称于世。本文将要研究的这首《第五弦乐四重奏》是他一生中所创作的最后一首弦乐四重奏作品,在创作技法上有诸多闪光之处。对这首作品进行全面而透彻的分析对于丰富卡特音乐分析文库以及从整体上把握卡特的创作风格是有一定价值的。本文主要由三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入手,在横向上对卡特的创作生涯进行简要梳理,从而在更大范围内理顺作曲家的创作历程。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与核心,主要是对音乐本体进行详尽而透彻的研究,包括对音高结构的分析、节奏与速度的分析、力度与织体的研究以及乐曲结构的分析等等。通过从宏观上与微观上分别对乐曲进行观照,从而熟悉与掌握各个音乐元素在作品中的应用情况与乐曲的创作特色。通过文中对卡特的这首弦乐四重奏的详尽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卡特在他创作后期仍然追求创新与对比,但除此之外,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追求平静、统一、融合的创作思路。因而,我们可以说,卡特的《第五弦乐四重奏》存在多种思路的并行,比如对比性与统一性、即兴性与严谨性等等,它是一种复合的创作风格,而从历史性的角度来看,它更像是对之前所创作的四首弦乐四重奏的一个总结。
其他文献
给出了不同学者关于量子力学态叠加原理的几种表述,分析比较了关于该原理的有关观点的争议,并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硅橡胶填充体系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白炭黑和硅树脂的补强机理,蒙脱土、碳纳米管、碳纤维及纳米碳酸钙等新兴填充材料对硅橡胶补强的研究进展以及采用双峰
目的 探究基于移动物联网的区域协同心血管病急救模式(以下简称"新模式")的急救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该研究单位经新模式进行救治的180例胸痛患者作为观察组
<正>关于现代中国文学史的典型问题讨论,鲁迅《阿Q正传》及其创造的"阿Q"的代表性和经典意味,是毫无疑问的。它不仅是百年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汗牛充栋的相关讨论也足以担当
设Hopf代数H余作用于代数A,本文讨论代数A,余不变子代数AcoH及Smash积A#H的相互关系,同时将研究Hopf模,全积分及除环的HopfGalois扩张。
目的构建携带大鼠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研究IL-6在神经损伤中的生物学作用提供技术手段。方法体外扩增大鼠IL-6基因,定向克隆到pAdTrace-TOX
埃利奥特·卡特(Elliott Carter,1908.12.11—2012.11.5)是美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以复杂性著称。他是一位大器晚成者,40岁以后才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并坚持自己的
本文讨论了其同余是一致的,可换的以及主同余是可转移的Ocham代数Berman类。
应用于劳动就业中心的智能招聘系统是一个新型课题,系统包括智能招聘终端机和服务器,智能招聘终端机硬件部分基于ARM9设计,而软件部分以及服务器软件是基于.NET实现。文中对
本文考虑可数状态空间任意行空间MDP的平均模型,分析了四个平均报酬准则,在通常的遍历性条件下,用鞅论的方法证明了其最优报酬值的一致性和最优策力的存在性,从而较好地解决了Feinberg和Par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