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放电击穿现象中的多物理场建模分析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ang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电的多样性和放电现象的复杂性以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出现新的放电形式,导致了对气体放电的物理过程分析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对气体放电进行深入的研究,多采用实验方法展开,但是仅靠实验手段仍无法明晰气体放电的微观机制以及获取全部关键参数。基于数值仿真的气体放电过程研究,可更深入地了解气体放电过程的微观规律,获得实验无法测得的关键参数,重现气体放电的演变过程,日益成为推动气体放电理论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日趋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是亟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研究气体放电中静电击穿和微波击穿这两种物理现象。通过对气体放电击穿及电磁-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采用时域谱元法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力图通过该过程来揭示气体放电击穿的规律,为气体放电的防护和工程应用提供有参考意义的结论。本文首先综述了气体放电击穿的应用背景,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简要介绍了时域谱元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气体放电中涉及的物理流体模型,以及电磁场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物理机理。根据气体放电中静电击穿现象,首次将时域谱元法拓展到气体放电中的静电击穿问题上,并建立了1.5维流注模型。结合通量校正传输方法(FCT),解决了仿真过程中的数值扩散或者数值震荡问题以及泊松方程的快速求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静电放电中流注形成过程中放电电流的瞬态变化,以及放电通道的瞬时发展状态,研究了压强、背景电场、初始电荷对短间隙气体放电的影响。结合高功率微波传播及微波击穿的物理意义,提出了完善的三维多物理电磁-等离子体流体模型分析微波器件中的微波击穿现象及电磁场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通过考虑高功率微波加速下电子与分子或原子之间的主要反应系列,详细阐述了电子能量与输运系数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将激发态分子(离子)密度的平衡方程引入电磁-流体模型来描述击穿过程中的辐射发光现象,拓展了微波气体击穿现象研究的领域。为进一步分析高功率微波作用下的气体放电中的微波击穿现象,从防护的角度出发,首先提出了抑制微波击穿的方法:增加压强、应用磁绝缘技术以及混合气体。仿真结果表明,这三种方法能有效的提升击穿阈值,从而达到抑制击穿的效果,也有利于微波的传输。此外,对通信系统中的多载波微波在空气-SF6混合气体中的击穿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观察到微波击穿带来的时域上的入射电磁场的“尾蚀”现象和频域上的中心频点频移现象。对填充不同易电离惰性气体的等离子体限幅器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等离子体限幅器中填充气体的选择方式,同时发现在相同气体填充腔长度的条件下,双层等离子体限幅器(等离子体—介质—等离子体)由于层间的多重反射,其工作性能优于单层等离子体限幅器(介质—等离子体—介质)。最后概括了本文在气体放电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该研究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电解槽形式的极板装置,对含铜电镀废水进行内电解,并与同类型置换法装置做了比较,对铜的去除率、铜的品位、干扰离子的影响等亦均作了测试。通过工厂的生产性试验,得出结论:含铜量为14.7~1.1 g/L的酸性铜废水,内电解1~3 h,铜去除率达92.98~97.01%,回收铜纯度:铜泥为86%,铜片为98.7%。经济效益每处理一吨水可收入1.81元。
期刊
<正> 浙江工学院“三废”治理研究室和杭州滚镀厂协作,经过近三年的研究试验和生产应用,研究出一种不耗电能,从镀铜清洗水中电解回收金属铜的技术,并试制了ZNE—01、02、03型专用设备,已于5月中旬在杭州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该技术是用两种不同金属板为阴阳电极,组成内电解池,使废水中的铜离子在电化学作用下,还原成金属铜而沉积分离回收。经生产应用验证,当废水中铜含量5克/升以上时,在槽内停留1小时铜去除
期刊
目的:总结中医治疗月经后期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搜集整理现代医家的治疗方案,了解更全面的治疗方法。结果:从月经后期的概念到月经后期的病因病机,从虚、实两方面了解治疗的经验,治疗的方法包括中药、针灸、耳针、刮痧、埋线。结论:中医治疗月经后期方法多样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期刊
随着电镀行业的发展,电镀废水排放造成的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研究者。而针对其中高浓度含铜电镀废水少污染、可回收的目标,开发了单膜双室膜电解法处理并回收铜的新工艺,本实验研究了其运行方式、回收效果与机理并对回收的产物进行表征。在一个电解槽内阴阳两极之间放入一张阴离子交换膜,研究了初始Cu2+浓度、电流密度、pH、极板间距、温度和添加剂等运行参数对铜回收率和能耗的影响。在Cu2+初始浓度50g/L,阴极板
期刊
图像分类是机器学习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其关键技术是提取图像的特征表示。但现实图像数据比较复杂,易受到光照变化、遮挡和伪装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提取有效的图像特征以提高分类性能成为目前的研究难点之一。近几十年来,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基于矩阵回归的有监督分类模型,但是这些模型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现有基于核范数的矩阵回归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回归过程中直接使用受损测试样本,影响了识别性能;2)利用
学位
相机的相对位姿估计又称相机的相对运动估计是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领域的基础问题之一。目前基于特征点的相对位姿估计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所需采样的匹配点的数量较多导致迭代次数较多,以及难以求解全局最右的相对位姿。考虑到如今的智能手机、便携式平板电脑,汽车的自动驾驶平台,无人机和机器人的传感器系统一般都会配置相机和惯导。利用惯导的加速度数据可以得到重力的方向,从而可以将相机的一个坐标轴,例如y轴和重力方
学位
氧还原反应(ORR)是极为重要的一类电化学反应,是许多新型能源储存与转换器件的重要化学过程,也是一种绿色环保地制备双氧水的方式。ORR可分为二电子和四电子途径,反应过程十分复杂,因此控制ORR过程使其按照预期的反应路径进行、减少副反应是重要的研究方向,而新型高效的复合催化剂的设计、结构调控及机理研究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物化性质,在电催化材料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力。本文结合不同维度纳
学位
现有文献仅以线路传输功率限制或“热电耦合”约束为单一弃风原因研究电热联合系统的消纳弃风策略,因而仅适用于消纳单种原因产生的弃风。针对这一问题,同时考虑两种弃风原因,研究进一步提高风电消纳的调度策略,提出了一种计及电网线路重构的直流潮流改进算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考虑优化机组组合与线路重构的电热联合系统源网协同调度模型。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该模型能够根据弃风量大小和弃风原因的不同,通过机组出力优化、机
期刊
基于CMA-MESO模式水平3 km分辨率3 h循环的快速更新同化预报系统,本文建立逐小时的分析预报循环系统,并且通过采用5种尺度叠加的高斯相关模型和引入各向异性的水平相关尺度方案来改进背景误差水平相关结构,同时考察引入全球大尺度信息方案对逐小时循环的分析和预报影响。通过对2020年7月19日华东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表明:(1)逐小时循环吸收了更多的高频观测资料和循环中采用更临近的1 h预报场
期刊
金属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其质量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大影响。金相检验是通过检测钢铁材料劣化情况来评估钢材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对金相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准确的评定钢材金相晶粒度等级是最为关键的任务。传统采用人工对金相的晶粒度等级进行评定的方法存在效率低、易受人员经验影响及结果不具有重复性等缺点。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晶界识别方法只能识别出较为清晰金相图像中的简单晶界,对于存在干扰的复杂晶界应用效果较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