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在我国外出到城市或是出国务工的人是越来越多。尤其处在延边地区的和龙市农村人口出国劳务比较多,许多父母纷纷出国打工挣钱,无暇顾及子女的成长和教育。导致这些孩子失去了家庭温暖,没有了亲人的呵护和关爱,我们把这些孩子叫做留守学生,所谓“留守学生”,是指在特殊的经济条件下农村的大部分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亲戚家或是亲戚家,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农村孩子,一般指年龄在14周岁及以下。这样一群特殊的群体缺失了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呵护,那么怎样保护和教育好初中班级中的留守学生的心里健康问题,给予他们正确的教育和指导,和其他的孩子共同的成长,这已经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了。这些孩子处在成长中的特殊时期---青春期。在当班主任的这些日子,发现了很多农村留守学生在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是比严重的,性格孤僻,情绪不稳定,总之有一大部分留守学生心理都是有一定障碍的。主要表现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自主学习的可能性小、旷课、逃学,欺骗家长和老师等。留守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极大了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学习进步。如遇到不顺心的事或遭受较大的挫折时,不能面对现实,沉溺于空想之中,很容易产生困扰和冲突。作为一名农村班主任应该多些防患意识对留守学生要多点关注多爱护,及时的了解留守学生性格变化,给予教育和帮助,让他们走出心理障碍,健康阳光的快乐成长。本课题将着眼初中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教育管理对策研究,进行分析探究,提出在班级管理中对留守学生心理问题有效的教育管理对策,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研究是发展人的个性需要,促进留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希望能运用新的教育管理对策,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一定前瞻性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