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中国同非洲大陆都保持着友好的政治经贸关系。进入21世纪后,中非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双边贸易额、贸易领域逐年扩大,中国对非洲大陆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这引起了西方国家和媒体的关注,尤其是2006年中国政府首次发布的《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把中非关系推向了更高的台阶,在中非关系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随之,中非经贸往来成为西方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以内容分析为基本研究方法,主要研究了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英国《金融时报》2006—2010年间关于中非经贸往来的报道,试图分析西方主流媒体如何建构“中国在非洲”的形象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对中非关系的发展,西方媒体给予了持续密集的关注,其虽对中国为非洲发展所做的努力做出了正面评价,但其新闻报道的重点仍集中在对中国开展中非贸易往来的目的、中国对非贸易政策等的批评上,指责中国深入非洲是为了获取自身发展需要的石油等自然资源和更广阔的市场,等等。通过对三大报纸相关报道的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西方媒体是出于自身国家利益考虑和惧怕失去对非洲资源和市场的控制权,利用大众传媒制造不利于中国的舆论环境,从而试图限制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选取西方媒介对中非关系中的具体领域——经贸往来的报道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以该三大报纸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始终以西方价值理念为标准,试图将中国纳入由其主导的国际体系中去;中国在应对措施上的缺失也暴露了中国政府、企业及媒体在对外传播方面经验不足。而这给中国的对非政策和对外传播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本文最后也尝试对如何改善中国在非洲形象及构建强大的对外传播体系提出了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