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氨化条件对GaN纳米线形貌及晶向影响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l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aN是一种直接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其禁带宽度为3.4 eV,有稳定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被应用在LED、激光二极管和紫外探测器及高功率器件。GaN材料功函数为4.1 eV及电子亲和势为2.7-3.3 eV,并且具有高热导率等特点,一维GaN纳米材料又具有大的长径比,使其在场发射应用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能。  本论文阐述了GaN纳米线的晶体结构,研究了Ni催化CVD法合成GaN纳米线时,氨化温度、氨化时间、以及氨气流量对GaN纳米线形貌及晶向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  第一、随着氨化温度变高,导致GaN分子快速堆积,GaN在Si衬底上的纳米线密度增加;氨化温度越高,Si衬底的Ni催化剂颗粒越容易发生聚集,从而越容易生长直径大的GaN纳米线;不同氨化温度对GaN纳米线的生长晶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是由于生长面的活性在不同氨化温度条件下不一致所导致的。  第二,随着氨化时间的增加,GaN纳米线在Si衬底的面密度会相对增加,同时,GaN纳米线在生长的过程中会继续吸附堆积GaN分子,从而也会使纳米线直径增加,容易生长成GaN纳米棒。在氨化温度1050温度℃,氨气流量设置为250sccm,设置氨化时间分别为15min、20min、30min条件下制得的样品XRD衍射图谱衍射峰值变化不大,主要都沿(100)、(002)、(101)三个晶向生长,其中可能沿(101)晶向择优生长。因此,氨化时间不会对GaN纳米线的晶向产生很大影响。  第三,随着氨气流量增加,GaN纳米线在Si衬底的面密度也会相对增加,同时,氨气流量越大,生长过程中有更多的Ga源和N源参与反应,从而使纳米线直径增加。另外,随着氨气流量变大,GaN纳米线表面形貌也会随着发生变化。根据在氨化温度为1050℃,氨化时间为20min,设置氨气流量分别为150sccm、250sccm、350sccm条件下制得样品XRD衍射图谱表明,三个样品主要都是沿(100)、(002)、(101)三个晶向生长,其中可能沿(101)晶向择优生长。氨气流量相对较小时,GaN纳米线可能主要沿(101)晶向择优生长,随着氨气流量的增加,其他晶向的GaN纳米线比例也会逐渐增加。  第四,实验制备的GaN纳米线样品具有较高的纯度,为六方纤锌矿结构,并且遵循VLS生长机制。
其他文献
源自于海洋学的畸形怪波是光学领域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其奇异的特征、费解的物理机制和有意义的应用价值,光学怪波近几年才被人们广泛的关注。其中基于各种系统下的怪
聚合物混合体系能够自组装形成许多新奇的结构,然而这些聚合物在均质基板或本体中往往形成高度无序的结构。理论和实验证明,可以通过受限和掺杂有效地控制聚合物混合体系的自组装行为。本文选用基于含时金兹堡-朗道理论(Time-Dependent Ginzburg-Landau Theory,简称TDGL)的元跑动力学方法(Cell dynamical system method,简称CDS),探讨了在纳米粒
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室温下稳定吸附在硅Si(111)-7×7重构表面的富勒烯分子在引入金属银原子后,却发生了五种吸附取向(角洞里的六环朝上、有缺陷半单胞中心的原子朝上、无缺陷的半单胞中心的五环朝上、有缺陷半单胞角落的五六键朝上和无缺陷的半单胞角落的六六键朝上)之间的自发循环转变,且以顶原子朝上与五六键朝上、六六键朝上与五六键朝上这两种变化之间的转变居多。反过来,将富勒烯吸附在已被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