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颁布了《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偿二代)》,偿二代体系以“风险”为导向,更加注重对我国保险公司的风险把控。自偿二代实施以来,保险行业处于高压监管状态,保险行业的问题不断出现,其中万能险监管收紧,出现大规模退保,倒逼险企转型,保险公司纷纷进行业务调整,保险公司的流动性受到巨大冲击。另一方面,我国保险公司暴露出资产负债存在久期缺口分化、资产负债不匹配等问题。由此可见,对于我国保险公司而言,建立一套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关注企业资产负债状况,防范流动性风险,对企业资金运用、投资策略进行绩效评价,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引入经济资本相关概念,提出建立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体系,从内部风险管理出发,运用经济资本相关理论体系,考察了我国保险公司的收益性与流动性。首先在理论部分,本文对经济资本与经济附加值的相关理论体系进行了梳理与论证,系统地阐述了经济资本与经济附加值的定义、相关理论、度量方法,并从财务视角出发、经济资本与经济附加值的定义入手,论证了经济资本与公司财务的流动性与健全性、经济附加值与公司收益性的相关性,以及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同时对用经济附加值度量经济资本的可行性进行了相关论证。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以我国港股上市的四家集团公司(中国太保、中国太平、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为研究样本,并选取了 2007年1月4日至2016年12月30日的财务数据,分别计算出了四家保险公司的经济附加值以及经济资本,并以此考察了四家公司的流动性与收益性变动情况。第一,从收益性来看,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公司的收益性造成了巨大冲击;车险市场的利润变动对我国财险公司的收益性有很大的影响;偿二代下的万能险等业务的高监管所诱发的大规模退保,使各公司收益性下降。第二,从流动性来看,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公司的流动性也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小于对收益性的影响;四家保险公司中,收益较好的中国平安流动性最差,而中国太平与中国太保则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第三,整体来看,我国保险公司的业务结构单一,应对较大风险冲击的能力不足,财务结构仍需不断完善。最后,本文认为,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及绩效考核体系能够直观地、快捷地反映出我国保险公司收益性与流动性的变动情况,同时就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政府监管与企业改革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