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关注农村教育就必须关注农村教师。关注农村教师就应当关注其生存状态及其发展状况,特别应当关注其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对农村教师的关注实质上是一种对社会弱势群体或教师中弱势群体的关注,为弱势群体的命运而呼号奔走,是对人文精神的一种诉求,其本身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何况中国的教育大厦,又确实离不开这些教师中的弱势群体,如果没有他们呕心沥血的支撑,言教育大厦之将倾,则不再是危言耸听。因此,作为研究者,有必要为了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发出有良知的呐喊并提出有智慧性的建议。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的学生数和教师数占据着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已经在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上投入了很多,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村中小学的校容校貌。但是,关于中小学教师的师资建设,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建设还显得非常薄弱。这些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如何,怎么样去培训这些音乐教师,如何去发展这些地区的音乐教育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教育部门、学者和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与关注。该论文是从三个维度来调查泗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分别是该地区音乐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师的专业精神,并运用了问卷法、访谈法以及观察法。本次调查研究总共随机抽取了泗县的8个乡镇,分别是大杨乡、黄圩镇、黑塔镇、刘圩镇、瓦坊乡、丁湖镇、草沟镇、草庙镇,走访中小学51所,其中多数村小缺乏音乐教师。本次走访一共调查了40位专、兼职音乐教师,发放教师问卷40份,回收40份,有效40份。经过科学的数据分析之后,得出了以下问题:像音乐教师的教学热情不高、普遍缺乏幸福感与职业认同感、音乐教师的工资普遍偏低、音乐教师缺乏科研与教研活动、领导不重视音乐课等情况。笔者根据这些问题试着挖掘了相应的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像加大资金政策投入、办好职后培训、教师自我加强以及高师院校改革培养方案等。通过这些建议和对策,以期能改善和缓解目前该地区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