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无不体现出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建立低碳乡村是联系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全球气候的极端化,直接增加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农业低碳技术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农业也面临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固碳、节能等压力。正是基于上述大环境和现实情况的背景下,摸清产粮大省的农户低碳技术应用现状显得十分迫切。目前中国广大的农民的农业低碳意识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对于低碳技术的使用率也逐年升高。学术界针对农业低碳的科研成果也日渐丰厚,但是在众多农业低碳研究中,较多的是分析了技术选择的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但是较少考虑了技术补贴政策和技术培训政策。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利用最终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分析江西省规模农户采纳农业低碳技术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且描述分析了当前江西省农户的农业低碳技术运用的现状和特点。文章首先分析界定了农业低碳技术和规模农户,随后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相关理论分析。文章认为,农业低碳技术补贴政策对于提高农民低碳技术采纳积极性具有促进作用,而且会引发下一年的扩大生产。其次描述分析了各种不同特征规模农户的技术采纳积极性的差异,最后利用有序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规模农户采纳农业低碳技术的因素。本研究获得以下结论:(1)耕作环节、农药喷洒环节的低碳技术采纳率均低于20%;施肥环节、废弃物处理环节的低碳技术采纳率高于其他生产环节。(2)在不同教育程度特征下,规模农户低碳技术采纳积极性的变动幅度最大。(3)个人(家庭)特征对规模农户低碳技术采纳积极性具有显著影响。(4)在生产特征变量组中,处于传统产粮区的规模户的低碳技术采纳积极性更高。(5)在政策特征变量组中,低碳补贴政策能够促进规模户的低碳技术采纳积极性。根据以上的具体研究结论,本文分别从政府层面、技术层面、农户层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科学规范农业生产投入、持续宣传推广低碳技术、加大低碳运用补贴规模、建立农业生产负面清单、创新农业低碳人才队伍;发展生物低碳农业技术、因地发展不同低碳技术、搭建技术转化成果平台;新型农民主动肩负重任、提升规模农户带头作用、摈弃粗放农业生产意识、积极参与技术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