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ly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Chinese American Experience——a Thematic Study of the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e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前人对美国华裔小说主题研究的基础上,试图突破以往那种注重对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诸如美国梦、边缘人、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母女关系、父子关系等单个主题的研究,而将美国华裔小说主题置于一个更大的框架体系中,并努力探索这些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论文借助后殖民理论、女权主义批评、文化批评等理论,将研究对象置于中美双重文化背景之中,着重探讨20世纪美国华裔小说的族裔意识、家族意识、个人意识这三个重要的主题,研究它们的艺术表现方式,分析它们与一定的历史、文化、意识形态语境之间的关系,揭示它们是如何展现美国华裔的物质、精神和内心世界的。   绪论通过对国内外20世纪美国华裔小说主题研究的分析和梳理,指出目前的研究既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也忽略了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本论文尝试从中国儒家文化中有关国、家、人的思想角度出发,论述20世纪美国华裔小说中三个重要的主题:族裔意识主题、家族意识主题、个人意识主题。一方面,这三个重要的主题是按照中国儒家文化中整体本位的思想排列;而另一方面,这三个重要的主题都在不同程度上蕴含了华裔特定的族裔经验和文化积淀,是华裔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表征。论文作者试图充分利用中国学者的有利条件,以族裔、家族、个人为纲来架构整篇论文,从而达到整体、系统地研究20世纪美国华裔小说主题的目的。   第一章讨论了美国华裔小说中的族裔意识主题。族裔意识主题主要表现在对华裔族裔历史的挖掘、对华人/华裔美国人形象的重塑、对华裔族裔身份的追寻。   对华裔被遗忘和压制的族裔历史,徐忠雄在《家园》中借助重绘华裔文化地图来对抗美国历史宏大叙述中的“断裂性”;赵健秀在《唐老鸭》中通过梦境来表达重新挖掘族裔历史的诉求;汤亭亭在《中国佬》中对照片真实性的质疑显示出了颠覆主流历史的效力。华裔作家还采用不同的写作策略解构美国东方主义话语中对华人/华裔美国人的刻板形象。水仙花通过把华人/华裔美国人置于文本中心而把美国白人置于文本边缘的写作策略构建了反他者的话语;赵健秀不仅策略性地把孔子变成了一个斗士,而且还从中国古典小说所塑造的武侠形象中汲取创作的力量,重塑华裔男性的阳刚之气;汤亭亭通过改写和拼贴中国文化中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以及文学名著,塑造出一个具有鲜明族裔意识和女权意识的华裔女性新形象,从而彻底颠覆了美国主流话语中对华人/华裔女性的刻板形象。华裔作家在其作品中对华裔族裔身份的构建大致包括否认、商讨和杂化这三个阶段。   第二章分析了美国华裔小说中的家族意识主题。家族意识主题主要表现在对家族历史的追寻、对家族延续的奢望、逗留者对家的依恋、家族荣耀的思想。对家族历史的追寻,伍慧明在《骨》一书中采用了点辐射的文本结构,这不仅再现了旧金山一个普通华裔家庭梁家的历史,而且也有力地再现了华裔作为美国一个少数族裔的屈辱历史;谭恩美在《接骨师的女儿》一书中通过对骨的意象的刻画,表达了对家族秘密和家族历史的挖掘与追寻。华人对家族延续的奢望在华裔小说中也得到了充分地艺术表现。朱路易在《吃一碗茶》里通过对王炳来性功能障碍的描述,暗示了作为美国排华政策产物的畸形的华人单身汉社会实际上就是对华人家族延续的扼杀,家族延续在华人单身汉社会里变成了一种奢望;同时,通过分析《华女阿五》一书中玉雪的父亲给他儿子所起的名字,可以体会到华人移民对家族延续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华裔作品中也体现了逗留者对家的依恋。在他们的心中,他们只是美国的过客,中国才是他们真正的故乡,即使生前不能如愿返回中国,死后的骸骨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安葬在故土——不管是由子女、宗亲还是同乡带回故里。逗留者对家的依恋还体现在他们对中国文化习俗的继承,这实际上是一种对血缘与精神家园的依恋。家族荣耀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有关,但当这一思想移植到美国时,其内涵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在刘裔昌的《虎父虎子》以及黄玉雪的《华女阿五》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三章探究了美国华裔小说中的个人意识主题。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一种集体主义文化,在它所规定的等级和模式化的人际关系中,个人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环节获得意义,而个人的独立与自由是不值得提倡的。老一代华人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华裔子女都生活在“大我”的环境里,很少考虑到他们作为个体的存在。但当他们接触到与这种文化截然不同的美国主流文化时,其内心的个人意识逐渐被唤醒,绝大多数华裔子女经历了从“大我”到“小我”的转变,在《华女阿五》中,玉雪的这种转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当华裔子女建立个人主体性后,又往往在“小我”与“大我”之间寻求平衡,“小我”从“大我”中挣脱出来的欲望,最终与“大我”成为一体的追求。对于华人女性而言,在美国生存的艰难使得中国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得以改变,男性不再是唯一维持家庭生计的,女性的外出工作使得他们在接触外面世界的同时也获得了经济上的部分独立。同时,新一代的华裔女性在女权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勇敢地打破沉默与消音,努力成为自己身体和心灵的主人,从而释放了被父权话语压抑了很久的女性自我,这在《女勇士》、《灶神之妻》以及《骨》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结论通过分析这三个重要的主题与特定的历史、文化以及意识形态语境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这三个主题是如何展示华裔的物质、精神以及内心世界的。对这三个主题的梳理和研究不仅有利于去探寻美国华裔文学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渊源以及其所蕴涵的美学和文化诗学层面上的意义,而且也有利于研究与华裔有着类似母国儒家文化传统和相似族裔经验的日裔、韩裔以及越裔美国文学的主题及其艺术表现手段。
其他文献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副对联挂在成都武侯祠内,是清朝末年四川官员赵藩撰写的。此联问世以来,既有赫赫有名的政
2006年1月,经中共上海市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原中共上海市财贸党校和上海市外经贸委党校正式合并组建为中共上海市经济工作委员会党校(简称市经济党校)。市经济党校
近日,壳牌统一制作发布了以“小润滑·大力量”为主题的微电影,受到了公众的积极回应和广泛好评。壳牌统一是国内润滑油行业的领先品牌,在它的企业文化内核中,润滑的力量已经
气象影视服务就是顺应气象预报与媒体的发展趋势而产生的运作模式,并基本形成了集气象信息传播、气象科技宣传、气象影视制作和气象影视广告运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气象影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重庆市忠县涂井乡敬老院义务管理员李淑娥是一位三峡移民,也是一位有2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几十年来,她无怨无悔地照顾着与自己非亲非故的30多名孤寡老人,被老人们当成自己的
2013年12月17日,由商用汽车新闻主办、辽宁润迪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独家冠名的第三届“‘润迪杯’我信赖的商用车动力”评选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中
幸福是人类社会最本质,历史最久远的价值体系和议题之一。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幸福的探讨与追寻。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追求幸福的历史。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代社会中许
北街村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座落在微子镇中心地带,邯长铁路从村南通过,207、309国道穿街而行。全村共有1540人,耕地面积1896亩,党员38名,是一个交通便利、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旱码头
2013年12月6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第九届三次年会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论坛在柳州召开,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洪任初、秘书长王丰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