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的成捆圆钢端面自动贴标系统研究

来源 :河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puhong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钢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原材料,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钢材的品质需求不断提高,圆钢的信息标记就成了高品质圆钢交货前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当前圆钢标记主要是通过人工在成捆圆钢端面粘贴印有相关信息的不干胶标签,其不仅劳动强度大、贴标效率低,而且极易出现标签的漏贴、错贴等现象。当前,成捆圆钢端面的自动贴标是困扰国内外钢铁企业的一大难题,成捆圆钢端面自动贴标系统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是在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的圆钢生产工艺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的贴标工艺设计出一套基于视觉的成捆圆钢端面自动贴标系统。该系统利用机器视觉进行成像,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技术实现圆钢端面中心的在线识别与定位;利用厂内互联网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并依此与厂内的生产管理系统进行数据通讯,获取待贴标圆钢的信息和上传贴标日志,并以此实现标签的在线制备与剥离;利用工业机器人完成取标、贴标动作,并在供压单元及供标单元的配合下实现圆钢端面的自动贴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和TOPSIS法对工业机器人进行了优选,最终优选出UR5串联机器人作为贴标机器人;对UR5进行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粒子群算法对贴标机器人UR5的摆放位置进行了优化,并以此得出贴标机器人的最佳摆放位置,以提高自动贴标的效率;利用C++编写了一套与机器视觉定位单元和自动贴标单元进行通讯控制的对话框应用程序,进而实现了对整套自动贴标系统的实时控制。通过对工业机器人进行优选,实现了对整套系统的最佳硬件配置,通过对贴标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分析及摆放位置进行优化,实现了整套系统各单元的最佳安置,为自动贴标系统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对自动贴标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进行了设计,开发了基于视觉的通讯及控制程序,为自动贴标系统的实际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其他文献
黄土作为一种特殊的沉积物,占世界陆地面积的9.3%,占中国国土面积的6.3%,对其的研究从未停歇且不断发展。从简单的研究黄土的物理性质,到关注黄土的工程力学性质,再发展到黄土的磁学性质及不同指标的关系研究。密度作为黄土基本的物理性质,影响着黄土的其他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黄土的另一物理性质——粒度,其作为衡量气候的替代指标的研究已比较成熟,对于查明黄土的物质来源、搬运介质和动力、沉积环境
带式输送线具有运输量大、运输距离远、效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运输生产中。而传统的输送线存在信息化程度低、集成化弱、功能单一等缺点,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运输的需求。因此,需设计一条现代化的输送线,以符合当今社会对输送线的需求。本文旨在研发一条基于带式输送机的物料输送线,实现输送线的自动控制、故障检测与实时监控。本文将带式输送线分为机械系统、控制系统、监控系统三大部分。根据输送线的工作原理,设计了组
高速高精度的自动化先进装备,一直是制造业追求的目标。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技术也是先进制造技术中最具有实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精密加工技术在取得实用之前面临成本、
内蒙古太仆寺旗馒头沟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兴蒙褶皱带东段,属于内蒙古中南部多金属矿集区,找矿前景巨大。但由于矿区较为偏远,基础地质研究不足,因此本次工作重点为探讨矿
天全县城区沙坝片区在2013年芦山地震后,作为新县城扩展区域,拟安排修建学校、医院、集中安置房、环城公路及分散住户等。该片区为青衣江右岸阶地及坡残积堆积混合层,在人类工程活动前,边坡现状稳定,但是随着2015年学校场地大面积开挖建设(挖坡和填方)造成原始地形地貌变化,土体结构及物理力学特征破坏,形成4-10m的土质临空面,加之施工期间境内降雨量大,降雨持续,从而造成开挖坡体失稳,形成滑坡,严重影响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刹车油管镦头缺陷检测系统,旨在结合机器视觉的检测优点完成对刹车油管镦头各类缺陷的快速、准确判断。根据刹车油管镦头的物理特性,有针对地完
在通用航空产品制造过程中,以装配型架为代表的工艺装备的加工和装配精度直接影响飞机产品质量。以激光跟踪仪为代表的数字化测量设备与技术,是实现装配型架和飞机产品精确装
聚煤前后沉积环境控制着煤层形成前后岩性及其孔渗特征的空间展布,也控制着煤层厚度及煤层气沉积保存条件。形成于陆表海和陆相环境的含煤岩系,其岩相、岩性横向变化快,传统的基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不断增长,自然环境日益恶化,能源结构逐渐转型,新型能源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天然气凭借清洁、高效的优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改善环境和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