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洲有句谚语:“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大城市的发展是现代世界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随着我国大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与地域范围日益扩展,出现了类似西方国家大都市区的现象。当然,由于文化、历史、政治和经济体制的不同,我国大城市的发展过程、地域构造和社会经济结构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之间必然存在着较大差异。由于我国关于大城市发展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的缺乏和实例研究积累的不足,使我们对现代大城市地域系统的发育及演变规律的认识还十分肤浅,造成了在大城市发展问题认识上存在一些错误与偏见。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东北区具有副省级中心地位的齐齐哈尔市进行典型城市的研究,运用城市地理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与方法,通过考察该城市的人口、产业、土地利用等城市要素的空间聚集和扩散过程,来分析齐齐哈尔的城市地域系统发育特征,总结其演变规律,为我国现代大城市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实证基础,探索城市问题研究新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文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进行阐述。首先对城市地域与城市地域系统的类型与特征进行分类总结,并归纳了城市地域系统研究的相关理论,最后阐述了“日常生活圈”的基本内涵以及“日常生活圈”视角下的城市地域系统的基本结构。第二部分对齐齐哈尔城市地域系统发育的历史轨迹与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与分析。首先主要选择了清末民初时期、日伪统治时期、新中国以后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以后等四个历史时期为节点对城市地域系统的发育过程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地域系统的基本特征。第三部分从“日常生活圈”角度对齐齐哈尔城市地域系统重建。首先提出了“日常生活圈”城市地域系统重建的思路与方法,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对齐齐哈尔城市地域系统进行了重建研究。第四部分是发育过程分析与机制研究。首先对齐齐哈尔城市功能的区域影响进行分析,其次对城市要素的聚散与城市地域形成的空间过程进行分析,又重点对城市产业与人口的空间布局与动态过程进行考察研究,最后分析了齐齐哈尔城市地域系统的演变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