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永久和平》与康有为《大同书》比较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free90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康有为大同思想的研究者似乎都在关注同一个焦点问题,那就是康有为的大同思想究竟是中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先声,还是一种欧洲资产阶级理论在中国社会的理想化。可是在研究康有为大同思想进而涉及康有为思想的基础之时我发现,一个更有意义的问题却似乎被大多数人所忽略了,那就是康有为甚至与康有为同时代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在吸收西方思想、研究西方社会理论之时对西方思想的误读。有鉴于此,本文挑选了西方思想家中理性主义的代表者康德及其“永久和平”思想与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做比较研究。由于《永久和平》是康德基于自由、平等与独立基础之上,对于人类未来的一种哲学思考,而康有为的《大同书》也正是由康有为所理解的自由、平等与独立精神为主干而构建的。本文的中心也就变成了比较西方理性主义的自由、平等、独立观,与康有为这样近代中国思想界的佼佼者身上那种基于中国传统思想,但却通过吸收西方相关思想之后所形成的自由、平等、独立观之间的异同。通过比较与研究,笔者发现康德所构想的人类和平的达成所遵循的是基于理性之上的自由、平等、独立与竞争的原则。而康有为则仅仅是从字面上来理解西方的自由、平等与独立,并且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功利主义的原则来构建他的“大同世界”。在康德笔下,人们遵循理性的指引而达到一个“求异致同”的和平社会;而康有为则从狭义的意义上来理解自由、平等与独立,从而使得他要求未来的“大同世界”成为一个“求一致同”的社会。于是,本文从研究康德《永久和平》与康有为《大同书》的哲学基础开始。探讨了康德建立在自然目的之上的历史哲学观以及他的“自然目的”的具体内容,并通过自然对人类社会最终目的的规定开始讨论人类的理性,以及人类如何通过理性的力量来认识和谐的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自由、平等与独立等权利的真正内涵。紧接着,本文开始分析康有为《大同书》中社会思想的哲学基础,探讨了康有为如何从进化史观开始,进而开始对传统儒学进行全新的诠释,并通过这种新的诠释将西方思想中的自由、平等与独立援引到儒学当中。依此得出了他独特的自由、平等与独立观,然后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他所理解的西方功利主义哲学思想展开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为人类社会美好未来的构建提供一些理性的思考与建议是两位思想家的共同心愿,这也使得他们对于理想社会的达成路径的设想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但是哲学基础的不同使得他们虽然有着同样的心愿,却最终在人类社会进步的终极目的内容与具体实现方式上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
其他文献
阿右旗坚持从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为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强化责任意识。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创先 A Youqi adhere to improve the
元伦理学是现代西方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觉主义伦理学更是元伦理学的开端。作为直觉主义伦理学的发起人,英国哲学家乔治·摩尔是其中不得不说的理论大家。本文力求在必要的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原发性痛风在欧美国家发病率高,一般为0.2~0.3%。近年来国内的发生率和发现率有上升的趋势。我院自1960~1977年住院病人中仅有4例,而1978~1982年10月就有17例。由于临床对此还不
在中国革命的第一线,共产党人的身影是坚定的群像。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共产党人用行动为诠释奉献和牺牲。在山高水长的黔贵大地,共产党人用鲜血和智慧留下浓墨重彩的人间奇迹
工程哲学是一个新的哲学研究领域,决策在工程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工程决策的研究、丰富和提升一方面有赖于工程哲学理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具体案例的导入和分析又以
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对哲学最大的贡献是他对存在的追问。尽管在追问中他思了生活世界,但却是以遗忘的形式来思它。对他来说生活世界不过是通向存在的阶梯
期刊
技术创新的扩散是创新的技术在经济领域和更大地域空间范围的应用推广。创新只有得到最大限度的扩散才能达到其推进社会进步的目的,因而对技术扩散的深入研究越来越成为创新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