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离子双激发解离通道的竞争研究及激光光电子与中性分子碰撞频率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tytytytytytytyty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包括“分子离子双激发解离通道的竞争研究”,“平行板电极测量激光光电子与中性分子碰撞频率的实验研究”和“激光诱导荧光实验研究”三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1、分子离子双激发解离通道的竞争研究   当分子离子XYZ+(XY2+)从某电子态E0被同时激发到两个更高的、具有解离或预解离特性的电子态Eα和Eβ时,α和β这两个激发解离通道存在竞争,我们给出一种理论模型来处理三原子分子离子XYZ+(XY2+)解离产生的多于两种离子产物的两个解离通道之间的竞争。假定Eα和Eβ两个态的光激发速率远远小于它们的解离和预解离速率,我们可以得到碎片离子分支比与两束解离光光强比之间的关系式RBA-R1和RCA-R1。拟合实验数据RBA=[B+]/[A+]和RcA=[c+]/[A+]对两束解离光光强比R1=Ia/IB的依赖关系,可以得到两个激发解离通道的激发截面分支比。实验研究了CO2+离子两个光解离通道的竞争,通过测量碎片离子分支比对激光光强的依赖关系,运用理论模型拟合得到了两个光解通道的激发截面之比。   2、平行板电极测量激光光电子与中性分子碰撞频率的实验研究   在十字形不锈钢热管炉中装有互相平行的、加有一定电压的两片正负电极板。实验向热管炉中加入适量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加热蒸发产生碱金属蒸气,温度越高,蒸气气压越高。激光从入射窗口进入,激光使碱金属或碱土金属蒸气电离,产生位置确定的线状电子源,在平行板电极间的电场作用下电子从极板中间向正极板迁移。通过测量电子到达正电极板的时间,按照一定的理论模型可以计算出电子的迁移速率以及电子与相关碱金属、碱土金属原子的碰撞频率。按照上述方法获得了电子与几种碱金属、碱土金属原子(K、Na、Li、Mg、Ba)在不同条件下的碰撞频率,比较了碰撞气体密度归一化的电子-原子分子碰撞频率,研究了非弹性碰撞对电子与气体原子碰撞频率的影响。   3、激光诱导荧光实验   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实验装置,用一束波长为230nm的激光,通过双光子激发射流冷却的CO分子至B1∑+激发态,用光电倍增管测量了CO分子B1∑+→A1П,跃迁产生的激光诱导荧光,由此对该套实验装置进行了初步调试,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直肠功能康复护理小组工作模式的建立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直肠功能康复护理小组,以小组为基础开展护理工作.主要措施为:选择科室内的护理人员,成立神经源性直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比较,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差异性显著。特别是高一年级,进校后,代数里首先遇到的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再加上立体几何,空间
目的 分析优化急诊观察室护理服务流程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分别在2019年2月-7月和2019年8月~2020年2月抽取急诊观察室服务流程优化前后的131例患者,并将其列为常规组和优化组,
当前,教师在按新课程理念执教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教师的课堂设计去参与课堂学习,而且效果不错,但在教学过程中同时也发现有些学生出现了不利于数学学习的心理现象,如:(一
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的头颈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评估与管理.方法 抽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100例我院收治头颈肿瘤RIOM患者纳入研究.随机数字表划分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观
1999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范围内掀起了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各级各类教师进入轰轰烈烈的改革探索实践中,在此期间,涌现出了一批批课程改革新思路、新理念,教师们在各种各样不同的方法
目的 分析习惯性自然流产护理中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临床接收的60例惯性自然流产患者展开实验护理研究,筛选出的全部患者于2019年5月~2020年7月入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产妇,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120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2018年1月至12月)及观
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的民主自由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诱发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为基本内容的心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主动地通过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或猜想,经过调查、实验,搜集资料,建立模型,通过分析、思考、表达与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