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网络已成为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人文地理学领域的热门议题,但在这些学科领域,对企业网络的研究往往缺少对环境要素的关注;在产业生态学领域,对于产业循环网络和产业共生网络的研究往往缺少对区域背景的关注,亦即缺少对“区域适用性”的研究。本文以白银市为例,立足于地理学视角,开拓性地提出了“产业循环网络”在资源型工业区域的适用性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传统的产业循环网络理论能否应用于诸如白银市这类资源型工业区域,以及如何在资源型工业区域——白银,实践产业生态学(或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
本研究突破了产业生态学领域对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过分关注,以及地理学中对企业行为研究的较少关注,利用企业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手段,从研究企业的行为和知识入手,开创性地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应用于环境问题的研究,利用未来状态憧憬法,在充分尊重企业知识的前提下,科学地研究了产业循环网络在资源型工业区域的适用性问题,并给出了在资源型工业区域——白银,实践产业生态学原理的基本途径。
论文首先提出本研究的基本假设;然后利用对白银市进行的实证研究来验证这些假设;在得出假设成立与否的基础上,根据调查研究的资料和结果,讨论在资源型工业区域实践产业生态学原理的途径。全文共分为8章:
第1章,绪论,讨论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技术路线,和研究的意义等;
第2章,讨论传统的企业网络与环境管理网络之间的联系,给出第一个假设:可以在传统的企业间的经济网络基础上构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网络;
第3章,着重讨论环境管理网络的一种主导形式——产业循环网络,给出第二个假设:与已有的研究成果一致,产业循环网络能够同样适用于白银市这类资源型工业区域,并能够成为产业生态学原理在这类区域层面实践的有效途径;
第4章,研究白银市的企业网络特征,为讨论能否在传统企业网络的基础上构建环境管理网络提供铺垫;
第5章,研究白银市工业区域内重点企业的环境管理现状,借以讨论实践产业生态学原理的必要性及进行环境管理创新的可能途径;
第6章,根据第4和第5章的分析结果,和对企业的调查结果研究产业循环网络在资源型工业区域实用问题,检验在第2章和第3章中提出的理论假设;
第7章,在前面各章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产业生态学原理在资源型工业区域实践的基本途径:
第8章,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研究结果表明,在诸如白银市的这类资源型区域难以形成传统的产业循环网络。要在资源性工业区域实践产业生态学原理,促进区域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据企业特征和资源禀赋的特色,创新产业生态学的实践途径。构建环境管理网络不失为在资源型工业区域实践产业生态学原理的一般途径。这里的环境管理网络主要指企业层次的垂直环境管理网络和区域/全球层次的侧向环境管理网络,而几乎不包括企业之间的循环网络。在资源型工业区域实践产业生态学原理的基本途径有三:第一,行业内部的垂直环境管理网络;第二,区域层面的侧向环境管理网络;第三,从全球层次上创新改造资源型工业区域,使企业承担提供原材料和循环处理工业残留物的双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