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凝胶在微波消融邻近胃肝组织中隔热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军医进修学院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医学院 军医进修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温敏性原位凝胶在微波消融中的隔热效果;2、研究温敏性原位凝胶在经皮微波消融新西兰白兔邻近胃肝组织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离体实验研究(微波体模中):四根测温针R1、R2、R3、R4置于微波电极一侧,分别旁开5mm、10mm、15mm、20mm,将一厚度为5mm的原位凝胶片放于R1、R2之间。微波消融功率50W,作用时间300sec,重复进行6次实验。每隔30sec读取R1、R2温度值一次,求得相同时间点的温度差值,绘制温差曲线;当测温针R1达到60℃时记录各测温针的温度。2、活体实验研究:成年新西兰白兔32只,雌雄不限,3~4月龄,体质量2.4±0.1kg,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实验组1在兔肝脏与胃壁之间注入原位凝胶溶液10ml/只;实验组2在兔肝脏与胃壁之间注入5%生理盐水410±95ml;对照组无任何消融保护措施。微波消融兔肝左叶,功率40W、作用时间300sec,共作用24个消融区。消融后组织病理学观察每组胃壁热损伤的程度。另外8只在兔肝脏与胃壁之间注入原位凝胶溶液10ml/只,微波消融兔肝左叶以功率40W作用300sec,分别于微波消融前1d、后3d、7d经股静脉抽血5ml,进行肝功能及肾功能检查。结果:1、离体实验:测温针R1、R2之间温差最大值31.3±0.1℃。当测温针R1达到60℃时,R2、R3、R4的温度分别为29.8±0.1℃、18.6±0.3℃、18.1±0.1℃;测温针R2于300sec时达到最高温度48.7±0.2℃,此时测温针R1温度为74.1±0.8℃。2、活体实验(安全性研究):微波消融兔肝脏,术前1天、术后3天、术后7天肝功能的指标ALT、 AST和肾功能的指标BUN、Cre经统计学分析没有差异(P>0.05)。3、活体实验(有效性研究):消融后实验组1胃壁未见损伤,病理组织学损伤分级为1级;实验组2和对照组胃壁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热损伤,实验组2中1、2级损伤均为3例,3级损伤为2例;对照组微波消融后肝凝固坏死区紧邻胃壁,2级损伤1例,3、4、5级损伤均为2例,6级损伤1例,各组之间损伤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00)。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消融区短轴直径(Short-axis Diameter,Ds)无差异(P=0.70),但实验组1比实验组2的损伤要轻(P=0.03)。实验组2和对照组的Ds无差异(P=0.08),但实验组2比对照组的损伤程度要轻(P=0.01)。结论:1、离体实验结论:微波消融时,5mm厚的凝胶距离消融针5mm时,可以避免消融区紧邻胃壁组织结构的热损伤。2、活体实验结论:经皮微波消融新西兰白兔邻近胃壁肝组织时局部应用原位凝胶,可以对邻近胃壁达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效果优于人工腹水,同时没有对肝功、肾功造成影响,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技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NIM)联合顺铂(DDP)对肺癌生长的影响,并从分子水平探讨其机制。  方法:  1.构建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  2.随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Toric人工晶体植入(toric intraocular lens,TIOL)对不同程度角膜散光的影响。指导临床对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术前检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从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同时是否剔除子宫肌瘤及相关基因在妊娠期子宫肌瘤中表达的意义。  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50
目的:探讨连续鞘内注射雷帕霉素(Rapamycin)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痛行为的影响以及脊髓水平mTOR信号通路在CCI诱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痛行为学实验:选择鞘内置
目的:通过研究哮喘模型外周血中Th17细胞百分率及肺泡灌洗液中IL-17水平、肺组织RORγt mRNA表达水平,以及给予布地奈德干预治疗后的影响,来探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和治疗机制。 
目的:颅内接种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建立MCMV感染-听力损伤的BALB/C小鼠动物模型,通过观察蜗神经核神经元形态的改变以及比较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