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诱导原代大鼠肝细胞凋亡及bax基因表达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anxue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试验采用改良的肝脏原位胶原酶灌流法,成功地分离了大鼠肝细胞,并以原代培养的肝细胞为实验模型,研究不同浓度(0-400mg/L)的氟(氟化钠)在不同时间段(12,24h)对大鼠肝细胞的毒性及其诱导的细胞凋亡,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改良的肝脏原位胶原酶灌流法能有效的分离实验所需的肝细胞,分离肝细胞数在2×107/只以上,活率在90%以上;2.采用MTT法检测氟化钠对大鼠肝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氟化钠处理12h的半数抑制率(IC50)为153.85mg/L,24h的IC50为114.43mg/L;3.提取氟化钠处理的肝细胞的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有明显的梯状带产生,确定细胞发生凋亡,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而对照组无梯状带出现;4.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氟化钠处理的肝细胞中有凋亡基因bax的表达,且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氟化钠对大鼠肝细胞即使在低浓度下即有毒性作用,处理12h的IC50为153.85mg/L,24h的IC50为114.43mg/L;DNA电泳检测出现凋亡细胞特征性的梯状带,表明在低浓度下(25mg/L)氟化钠的毒性作用主要是诱导细胞凋亡,这将为完善饲料氟的监测和食品卫生中氟的添加剂量标准提供参考作用;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凋亡细胞中bax表达量增加,它提示氟化钠通过上调bax的表达而诱导的肝细胞凋亡,为氟中毒分子毒理学机制提供了实验证据,为氟中毒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中,机电的发展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捷,尤其是在工厂、建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减少人、物、财投入.但是,机电设备安装应用中,如果无法正确安装或维护,
该研究以猪α干扰素重组质粒PGEX-IFN为模板,运用常规PCR方法扩增得到猪α干扰素基因的成熟编码序列.将此基因与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ZαA连接,构建pPICZαA-IFN重组质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家庭化,加油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行为,同时,加油站是最为爆炸危险品集中的场所,静电安全需要我们时刻关注.本
现代计算机的电子信息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我们必须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加强防火墙,加密信息,识别身份验证和访问权限,检测和控制入侵.为了防止
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生产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电路技术方面的进步,变频器获得了较广泛的使用,给现代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变频器的调速功能以及运行效率都很高,操作性能较优
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协同发展,为我国的信息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国民经济提供了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在继电保护系统中的应用不断加深,基于高度信息开放背景下的在线运检成为了提升继电保护系统运维有效性的新模式.首先论证传统运检的有效性和充分性.围绕
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作为我国电力行业稳固发展的重要保障,对电气设备的运行及检修方法 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故而,电力行业应当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以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