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ctobacillus paracasei CRISPR--Cas基因编辑系统的评估及优化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ine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硝酸盐是大气细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健康和气候都有较大影响。随着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SO2、NOx等气态前体物浓度降低使得大气气溶胶组成显著变化,研究发现目前硝酸盐已超过硫酸盐成为北京大气细颗粒物中最重要的二次无机组分。然而硝酸盐在不同季节对于源排放控制的响应以及生成机制,特别是夜间生成机制不确定性很大,进而导致数值模式对硝酸盐模拟存在严重偏差。
学位
近几十年来,京津冀区域工业和城市化持续迅猛发展及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造成严重的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虽然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全方位治理,空气有所改善,但秋冬季重霾污染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秋冬季不利气象因素以及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之外,仍有大气中二次颗粒物(气溶胶)形成机制不清、针对其气态前体物的防控措施不到位之关键因素。尽管该地区已开展了大量针对PM2.5化学组分的观测与模
学位
青藏高原沼泽湿地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已有大量证据表明,1960~2010年间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青藏高原沼泽湿地大面积退化,然而迄今为止,对此期间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下整个青藏高原区域沼泽湿地土壤碳库的变化情况却鲜有报道。因此,对过去几十年间青藏高原区域尺度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变化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的目标是:揭示青藏高原沼泽湿地退化过
学位
气溶胶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液态小颗粒与大气组成的多项胶状体系,对区域及全球的辐射平衡、天气和气候变化、大气环境等都有重要影响。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关系着人体健康,准确获取高时空分辨的地面PM2.5浓度是有效减少和预防颗粒物污染的重要前提。卫星遥感因其具有高空间覆盖率和可靠重复测量的特性,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监测区域到全球尺度气溶胶的方法,特别是可以弥补地面监测空间分布
学位
大气中高浓度的PM2.5是造成我国华北地区重霾污染频发的主要原因,定量理解PM2.5的来源是采取污染控制措施的前提。传统的颗粒物源解析主要是通过滤膜采样、离线化学成分分析和受体模型解析三步完成,时间分辨率低,不能及时了解PM2.5来源的动态变化,难以对短期重霾污染事件的来源成因做出准确判断,造成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不能及时制定或是“一刀切”式的防控措施经济成本过高。针对“静态”源解析难以解决科学和技术
学位
大气二氧化碳(CO2)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我国目前是世界最大的人为碳排放国家,在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影响下,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过去40年间,政府积极推动植被保护等生态政策,大幅提高了生态系统固碳能力,降低了净排放通量。准确的估算中国地区CO2通量的变化趋势有助于深入理解全球碳循环过程,从而为国家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使用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计算了2010-2016年中国地区的陆地
学位
强对流天气过程是暖季最主要的气象致灾因子,利用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和资料同化技术,将多源观测资料有效引入模式以充分解析云内动力、热力、微物理过程特征,可以提高强对流过程的临近预报效果。闪电是强对流天气过程中产生的强烈放电现象,和对流系统内垂直上升运动和冷云过程密切相关。近年来闪电探测技术不断进步,地基闪电定位数据不断增多,基于静止卫星平台的闪电成像仪也已在轨运行。面对日渐丰富的闪电资料,如何进一步
深入分析北京地区不同降水云系的雨滴直径、数浓度、降雨强度等降水微物理参量的演变特征,对了解降水发生发展过程和降水机制、提高降雨预警预报能力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利用多种降水探测设备:X波段双偏振雷达,K波段垂直指向微雨雷达(MRR)、雨滴谱仪(二维视频雨滴谱仪2DVD、激光雨滴谱仪Parsivel)、雨量计等获取的高精度探测资料,围绕主线“地面降雨统计特征→典型强对流降水个例的地面以及垂直降雨
学位
近年来,随着大气气溶胶浓度不断增加,雾霾现象频发,而北京是中国受大气污染影响最大城市之一。有机气溶胶是有机物质的复杂混合物,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气候和人体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危害。其中,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是由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或半挥发性有机物等前体物通过光化学氧化反应及气粒转化、多相反应等途径生成。目前,已有研究对北京城市气溶胶中部分有机组分进行报道,但是从分子水平上了解有机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