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EG-2视频码率转换算法研究与地面电视信道仿真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love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主要对MPEG-2 视频码率的实时转换算法进行了研究与实现,同时,介绍了作者完成的SMCC-plus 系统的仿真工作。论文首先分析了数字电视的发展近况,并简要介绍了MPEG-2 标准。随后对课题涉及的码率转换器的结构及算法(即:DCT 系数的处理与率控制算法)做了详细的论述,并且对文献中已发表的算法做了分析与比较。在作了大量的仿真后,研究了MPEG-2 视频码流的二次压缩的可能性及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时的码率转换算法简称EQSP,该算法为MQSP 算法的改进算法。主要是在MPEG-2 编码器的结构、DCT 系数的处理与码率控制算法三个方面做了改进。特点在于:一方面简化了码率转换器的结构及DCT 系数的处理,使得其传输编码的效率有较大的提高;另一方面改进了MQSP 算法的码率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论文设计的码率转换算法对码流的二次压缩有较好的操控性,并且在码率转换的运算速度与信噪比损失的代价方面能够达到较好的平衡,满足应用要求。该工作为四川省广电网络公司的预研课题,目的是下一步在干线机顶盒上实现实时的码率转换,此工作由作者独立完成。另外论文第六章介绍了作者完成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SMCC-plus)系统方案仿真工作(方案由电子科技大学提出),并详述了仿真的软件和硬件平台、C 语言向SPW 的移植方法、模块的编写以及对所搭建系统的发射机与接收机中的部分重要模块的算法改进。最后给出了该系统的整体结构及仿真测试结果。作者在进行研究生课题期间主要完成以下工作:独立完成了基于单环结构传输编码器的C 代码编写。提出了一种实时的码率转换算法EQSP,并完成了在PC 机环境下的 算法仿真。完成了基于LINUX 的SPW 通讯仿真环境的安装与调试。提出并实现了对若干模块的算法改进;编写了信道估计与均衡模块 的C 代码;完成将全部算法模块从C 语言向SPW 的移植。完成在SPW环境对SMCC-plus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方案的整个仿 真系统的搭建,并完成系统的联调。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降低OFDM信号的峰均比的技术。对于降低峰均比的三类主要技术:信号失真技术、编码类技术和概率类技术,分别介绍其原理并分析其优缺点。针对IEEE802.16a的Wirel
近些年来,高清(HD, High Definition)、超高清(UHD,Ultra HighDefinition)分辨率视频的发展给视频的存储和传输带来了很大挑战,主流的视频编码标准H.264/AVC已经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
  本文主要研究了MIMO-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将其应用于IEEE802.16a系统中,寻求适用的、性能优良且实现简单的信道估计器。  本文介绍了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给出
本课题是宽带网络实验室在控制网络拥塞、QOS 领域进行自主研究的一个课题。随着网络应用的迅速扩展,现在的Internet 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些需求的核心是要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人们对多媒体信息的处理方式产生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多媒体系统的交互性和灵活性。比如,交互式电视节目,视频信息的剪辑与编排、视频信息
低速率信道编码是当前信道编码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它将传统的扩谱与高码速率纠错编码结合为一个整体,对提高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有重要作用,已经在CDMA IS-95标准中得到了应
自2003年6月起,作者参与北京宽广电信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2M数字专线网络的综合网管系统的开发。该项目是以SDXC4/4/1设备为核心,以SDH传输网络作为基础平台,以光纤和铜线作为接
基于内容的视频对象分割是数字视频技术乃至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虽然MPEG-4对视频对象作了定义,但至今没有定义视频对象的具体分割方法,因此也就成为本论文所研究
基于IP 的SDH 管理网络已经是SMN 发展的大趋势。该方案采用通用的TCP/IP 协议构建于DCC+PPP 的底层之上,组成新的ECC 协议栈。充分利用了TCP/IP 协议的通用性、兼容性和可扩
  本文深入分析了包交换网络中的信道分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无线信道问题(CAP)的三维归类模型。基于OPNETModeler仿真工具,建立了通用的信道分配网络仿真平台,并针对数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