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主要对MPEG-2 视频码率的实时转换算法进行了研究与实现,同时,介绍了作者完成的SMCC-plus 系统的仿真工作。论文首先分析了数字电视的发展近况,并简要介绍了MPEG-2 标准。随后对课题涉及的码率转换器的结构及算法(即:DCT 系数的处理与率控制算法)做了详细的论述,并且对文献中已发表的算法做了分析与比较。在作了大量的仿真后,研究了MPEG-2 视频码流的二次压缩的可能性及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时的码率转换算法简称EQSP,该算法为MQSP 算法的改进算法。主要是在MPEG-2 编码器的结构、DCT 系数的处理与码率控制算法三个方面做了改进。特点在于:一方面简化了码率转换器的结构及DCT 系数的处理,使得其传输编码的效率有较大的提高;另一方面改进了MQSP 算法的码率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论文设计的码率转换算法对码流的二次压缩有较好的操控性,并且在码率转换的运算速度与信噪比损失的代价方面能够达到较好的平衡,满足应用要求。该工作为四川省广电网络公司的预研课题,目的是下一步在干线机顶盒上实现实时的码率转换,此工作由作者独立完成。另外论文第六章介绍了作者完成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SMCC-plus)系统方案仿真工作(方案由电子科技大学提出),并详述了仿真的软件和硬件平台、C 语言向SPW 的移植方法、模块的编写以及对所搭建系统的发射机与接收机中的部分重要模块的算法改进。最后给出了该系统的整体结构及仿真测试结果。作者在进行研究生课题期间主要完成以下工作:独立完成了基于单环结构传输编码器的C 代码编写。提出了一种实时的码率转换算法EQSP,并完成了在PC 机环境下的 算法仿真。完成了基于LINUX 的SPW 通讯仿真环境的安装与调试。提出并实现了对若干模块的算法改进;编写了信道估计与均衡模块 的C 代码;完成将全部算法模块从C 语言向SPW 的移植。完成在SPW环境对SMCC-plus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方案的整个仿 真系统的搭建,并完成系统的联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