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分析了源于尸体、胎儿和腺瘤的甲状旁腺组织(PTG)在细胞分化成熟程度、分泌功能和免疫原性方面的差异,为进行临床PTG移植选择适宜的供体提供了客观依据。将三种PTG组织移植于150只Balb/c裸鼠的肾被膜下,成功地建立了人PTG裸鼠过渡模型。动态观察了经裸鼠过渡后人PTG组织的结构、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原性的改变,并分析了裸鼠过渡造成人PTG组织免疫原性改变的机制。把经裸鼠过渡90天的人PTG组织取出,移植于PTG功能低下患者的前臂肌肉内,对裸鼠过渡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利用刀豆旦白A对细胞膜表面a—D—甘露糖特异的亲和性,在PTG腺瘤(A—PTG)组织中标记出了成簇或散在的分化发育幼稚的细胞,而尸体(C—PTG)和5个月以上胎儿PTG(F—PTG)组织细胞则均已分化成熟。 将相同体种(0.5mm~3)和重量(2mg)的三种PTG组织置RPMI 1640培养液中培养72小时,测定培养液中的PTH,发现C—PTG和A—PTG组织的分泌功能明显优于F—PTG组织,A—PTG中虽然含有一定量的幼稚细胞,其分泌功能仍与C—PTG无显著差异。 应用HLA单克隆抗体和Cambridge quantment 970图像分析仪,定量测定了三种PTG组织中HLA抗原、抗原呈递细胞(APC)数目及每个APC表达的DR抗原含量。HLA Class Ⅰ(ABC)抗原含量在三种PTG组织中未见到显著差异。HLA Class Ⅱ(DR)抗原含量在C—PTG组织明显高于A—PTG和F—PTG组织。Class Ⅱ抗原含量在F—PTG和A—PTG组织间无显著差别。进一步研究发现,APC数目以每个APC表达的DR抗原量(包括面积、长度、形态、密度及平均直径)在C—PTG均显著大于F—PTG和A—PTG组织。 对裸鼠过渡后人PTG组织的结构学分析表明: 1)三种PTG组织均能在裸鼠体内的生长100天以上,此后便逐渐被破坏、吸收和纤维化。 2)A—PTG和F—PTG组织在裸鼠体内的生长情况优于C—PTG组织。虽未见到A—PTG组织的间变,却呈现出明显的自主性生长。 对裸鼠过渡后人PTG组织的功能学分析表明: 1)三种PTG组织在裸鼠过渡100天内均能保持其分泌功能。 2)裸鼠异种环境对分泌功能的抑制作用在F—PTG和A—PTG组织明显强于C—PTG组织。 对裸鼠过渡后PTG组织中HLA抗原改变的分析表明: 1)裸鼠过渡后三种PTG组织中HLA Class Ⅰ抗原含量无明显改变。 2)裸鼠过渡后60天,C—PTG组织中HLA Class Ⅱ抗原含量即有显著减少,原因在于APC数目的锐减。 3)在F—PTG和A—PTG组织中,HLA Class Ⅱ抗原含量在过渡后30天一过性上升,然后下降,原因不仅在于APC数目的变化,也有抗原表达因素。 4)三种PTG组织中的HLA Class Ⅱ/Class Ⅰ比值在裸鼠过渡后均显著降低。 应用抗Balb/c鼠IgG的单克隆抗体,标记裸鼠过渡后不同时间人PTG组织中鼠血管和鼠B淋巴细胞的侵入,结果发现: 1)过渡10天时,人PTG组织的营养主要靠渗透获取,然而,此时就已有散在鼠B淋巴细胞的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