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神主制度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cle_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主(the Spirit Tablet)为古代东方社会,尤其儒家文化所影响区域于祭祀之时所用以代表祭祀对象之象征物,一般为木质或石质柱状物或牌状物,大多于其上题写或刻出受祭者名号,一般有特定形制与礼仪制度。“神主”早期有“主”、“室”、“祏”、“尸”等称谓,“神主”之概念与“牌位”并非对等或相同,现代汉语语境下,“神主”与“非神主性牌位”同为“牌位(the Memorial Tablet)"概念所包含。广义之“神主制度”概念,相应于“神主”之多重概念,含数种狭义“神主制度”概念。本文所论之狭义“神主制度(the Spirit Tablet System)"概念,为中国或亚洲受中华文化所影响区域古代至现代有关神主之各种制度,即是探讨神主起源、沿革、形制、礼制以及原始宗教崇拜、丧葬礼制、祭祀礼制、社祀制度、宗法制度、宗庙制度、祠堂制度、明堂制度等研究领域内有关神主之制度。神主源自上古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祖先神崇拜等原始宗教崇拜,商代以前为“前神主阶段”,神主之原始形态各地不一,统命为“前神主形态”,主要有神树、灵石、树桩、火把、草木人等形式。其发展源流大致有三条主线,即“中空型祭祀对象象征物”、“尖底型祭祀对象象征物”与祭火传统。“中空型祭祀对象象征物”源自仰韶文化时期祖先神像陶罐形式与草木人形象,为“且”字所由来,其中空形式为后世神主所沿袭,并结合早期神树、树桩、火把等木质材质发展为周代“主状正方,穿中央,达四方”之形制。“尖底型祭祀对象象征物”源自尖底型祖先神像或图腾柱,或曾受女性生殖崇拜雕像影响,古籍所载“桑封”或“黄帝四面”与“方明”当为此之象,为“示”字所由来,并结合灵石崇拜发展为安阳后冈殷墓尖底朱书柄形器之形制。祭火传统源自上古火崇拜及以火把为神明之表识,表火炷之“(?)”字与表火把之“主”字为周代“主(宔)”之名所由来,替代商代“示”字作为神主固定称谓。商代为神主制度之萌芽期,以其示名与祭祀制度及固定藏主之处为标志。周代为神主制度之确立期,受周代礼制影响,神主形制及礼仪形成制度体系,且有等级差别,成为周代礼制之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战国礼坏乐崩,为神主制度之衰败期,然于一些诸侯国亦有所保留。先秦军礼神主制度主要见于大师礼之兴师正名、告庙谋伐、受命受赈、衅主衅军器、载祖载社、誓师、反主入都、献捷献俘、饮至等仪节。神主于军礼之意义,一则奉先王之名以出师,二则求先王与社神庇佑以致胜,三则借先王之神以壮威,三者互相联属,其究竟要义仍在壮威以克敌致胜。先秦神主制度为中国宗法制宗教与传统信仰早期之独特表现,与宗庙制度、儒家思想文化关联密切,其重立主轻设像,“依木不依墓”,朱砂点主等信仰与崇拜形式,深刻影响中国以至亚洲儒家文化地域宗教心理,并成为后世诸多宗教、思想与文化现象之宿因。
其他文献
电子式互感器的诞生是互感器准确化、传输光纤化和输出数字化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电子式互感器是数字变电站的关键装备之一。传感方法对电子式互感器的结构体系有很大影响。
在提出一种硬齿面插齿刀的新构形方法(锥基波形刀面硬齿面插齿刀)的基础上,对新构形方法插齿刀进行了数学分析,建立了新构形法硬齿面插齿刀切削刃的空间数学表达式,仿真实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机构投资者不断发展壮大,其数量和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券商、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和其它机构投资者先后进入证券市场,成为
以原料药生产废气收集与治理项目为例,分析废气组分的理化性质及排放特征,提出分类收集、分类预处理的原则,依据废气治理技术的机理,提出收集、治理与安全设计要点,为同类项
以齿轮箱的历史故障数据为依据,提出了齿轮故障诊断数据仓库的功能架构,并对数据的收集、集成、存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齿轮故障诊断模型。为齿轮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
传递动力的高副机构,如摩擦轮、凸轮齿轮、链轮传动、滚动轴承、滚动螺旋等,都有接触强度问题,自然也涉及到接触应力。在此对非赫兹接触应力精确计算进行了研究,得到了4种计
目的研究观察在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中对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展开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历史回顾2015年1月-2016年2月常规检测的50例睡眠监测患者作为对
通过湖南会同林区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典型林分生物量的测定。比较了这两类森林群落生物积累,产量分配特征,生产结构,生产力特征和凋落物分解状况之间的差异和格局,并初步
介绍了参数化设计的策略以及开发工具的选择,并以行星锥盘式无级变速器的输出盘零件为例,介绍了无级变速器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开发过程,包括系统方案和系统程序的设计。在系统程序
将机械传动系统划分为若干组传动副,利用各级传动副的传动比参考范围对其进行分级,并建立相应的传动比评判指标分级矩阵,随后借助信息工程中的熵权理论,根据分级矩阵中各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