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窑洞建筑技艺当代变迁研究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wr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北窑洞是一种颇具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其建筑技艺在当代发生了较大变迁。这些变迁在陕北社会中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学界对与陕北窑洞建筑技艺及其当代变迁相关问题的关注与研究相对不足,进一步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很有必要。陕北窑洞建筑及其技艺依然存在于当前陕北社会中,这是对它做学术研究最为重要的基础条件。本文在文献检索和研究综述的基础上,结合第一手田野调研材料,围绕土窑洞、石砌口窑洞、纯石窑洞等三类陕北窑洞建筑技艺及其当代变迁进行研究。通过观察、访谈、研究陕北G村(田野点)窑洞建筑及其建筑技艺后发现,陕北窑洞建筑技艺的当代变迁主要体现在土窑洞向石砌口窑洞转变和石砌口窑洞向纯石窑洞的转变之中。具体而言,土窑洞向石砌口窑洞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技艺变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了用石头等建筑材料给土窑洞砌口的技艺,二是增加了给窑洞装挑檐的技艺,但比较少见。石砌口窑洞向纯石窑洞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技艺变迁主要体现在纯石窑洞通体都用石头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而不像石砌口窑洞那样在土窑洞的基础上用石头砌窑洞口沿,由此增加了箍窑技艺,并将现代楼房装潢技艺较普遍地应用在纯石窑洞之上。与此同时,在土窑洞向石砌口窑洞转变和石砌口窑洞向纯石窑洞转变的过程中,陕北窑洞建筑在技艺方面也体现出连贯性,一是这三种类型的窑洞建筑都利用了拱形张力原理,在建筑外形上都保持了拱形;二是这三种类型的窑洞建筑在采光、取暖等方面保持了连贯性,没有太多的变化。这些连贯性保证了当代陕北窑洞建筑技艺在变迁的同时还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建筑元素。陕北窑洞建筑技艺在当代的系列变迁是与陕北社会变迁同步的。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陕北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陕北窑洞建筑技艺的当代发展和变迁奠定了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反之,陕北窑洞建筑技艺的当代发展和变迁也标志着陕北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此外,由于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都以窑洞为居住建筑,因而陕北窑洞建筑除基本的居住功能之外,还具有红色教育功能和红色旅游功能,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建设事业建立了密切关联。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陕北窑洞建筑也成为从陕北农村走出去的人们“留住乡愁”的重要物质保障。尽管目前陕北窑洞建筑技艺还没有失传,但无疑面临着巨大的传承和发展挑战。无论是出于振兴乡村和传统技艺的考虑,还是出于发展红色旅游事业和红色教育事业的考虑,都有必要继续对陕北窑洞建筑技艺进行深入研究和人为保护。
其他文献
在世界原油价格持续高涨不落的现状下,国内以煤为原料进行大规模化工生产正呈现热潮,而煤的气化技术是煤化工的关键所在,根据不同地域的煤质特点选择适当的煤气化技术,是煤化
第十六届中国中学生排球联赛于2019年3月5日闭幕。此次联赛共有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9支中学代表队、404名运动员参赛,共进行106场比赛。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中
地方新闻史研究一直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已经产出多部有较大影响的著作。随着中国新闻史学会地方新闻史研究委员会的成立,地方新闻史研究在得到更多关注
为了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烟用接嘴胶中铬含量的方法,研究了待测接嘴胶的用量、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及基体改进剂对检测的影响.确定的优化检测条件为:烟用接嘴胶用量
在保护环境的国策下,风力发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风力发电的支撑装置-风机塔筒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的风力资源非常丰富,但大部分地区的风力资源不同,比如新疆达坂城年平均风速6.2 m/s,宁夏的贺兰山年平均风速是7.8 m/s,山西五台山的年平均风速甚至达到了9 m/s,因此各地对风机塔筒的要求也不同。日常生产中需要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重新设计计算、修改模型和调整图纸等工作,而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