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罗兰》中阿托夫体现的时代精神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pin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疯狂的罗兰》这部作品中,阿托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虽然他也是骑士,但是与作品中的其它骑士形象几乎截然不同:当其它骑士忙于查理曼与穆斯林之间的战争以及追求爱情的时候,他从东方到西方,游遍了几乎整个已知世界;一路上他通过使用魔法道具,而非像其它骑士那样通过长矛利剑,解决了许多麻烦和问题;到后来,他甚至去了地狱、地上乐园以及月球,最后靠着神迹带兵穿过撒哈拉沙漠,摧毁了穆斯林主帅的都城比塞大。在这样一部作者至死都在不断修改完善的作品中出现这样一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绝非偶然。我们可以把这样一个完全有别于其它“古代骑士”的人物视为一名“现代”骑士。由于人不可能完全脱离时代进行创作,而某个特定时代的时代精神会反映在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之中,那么在这部作品中,如果说在其它“古代”骑士身上仍然保留了加洛林与不列颠两大骑士传奇中传统风格的骑士形象的话,那么在阿托夫身上,作者所要体现的则是新的时代精神。本论文正是基于这一观点,通过分析阿托夫在作品中的经历以及各方面资料,力求找出这个人物身上的所体现的属于作者创作作品年代的时代精神。论文正文的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介绍了论文整体思路与分析范围。第二部分(即第一章)为与作品创作有关的情况介绍,即介绍欧洲骑士文学的两大来源、作者创作时期的历史背景、作者和作品简况、《恋爱的罗兰》(与《疯狂的罗兰》有密切关联)的创作简况等。后续章节为论述部分,通过对阿托夫在作品中的经历及其他各种资料的分析,对作者创作时代精神进行分析:在第二章中,通过分析阿托夫在进入地狱之前的旅行经历,分析其所体现出的当时人们对于认识世界的渴望;在第三章中,通过分析阿托夫对于魔法道具的利用,分析其所体现出的当时人们对于理性之光的推崇;第四章中,通过分析阿托夫游历耶路撒冷、地狱、地上乐园、月亮以及摧毁比塞大等情节,分析其所体现出的当时仍然强大的天主教势力的影响,以及意大利政局动荡给人们、尤其是给费拉拉人(作者所生活的地区)所带来的危机感。论文的最后部分为结论,对于全文,尤其是阿托夫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进行了总结与概括。
其他文献
侦查的外在价值是指人们评价侦查在揭露和证实犯罪、揭发犯罪人方面的功效和客观尺度。侦查的内在价值是指人们据以评价侦查是否具有善的品质的标准。侦查程序的内在价值和外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在教育新思潮的推动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各大高职英语教学中不断得以推广。新颖有趣的课堂形式内容激发了广大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正>备课内容:Story time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读、会说desk,chair,bird,on,in,under,behind。2.能听懂、会读、会说日常用语Where’s…?It’s not here.It’s on/in/under/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水滑石(LDHs)具有独特的二维层状结构和主体层板、层间客体分子的可调控性能,引起了功能材料领域的广泛关注。利用客体分子与主体层板存在的静电力、氢键
研究目的:研究姜黄素联合吉非替尼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1975细胞耐药性,以及增殖克隆、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通过早期实验,发现吉非替尼对NCI-
本文通过对江西坩埚厂粘土——石墨坩埚釉发酵现象的系统研究,揭示了硅混入釉中将会产生一个难于弥补的后果——釉发酵。
近年来,作为热门话题的虚拟现实,正在逐步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成为各大世界级科技巨头竞相争抢的新宠产业,备受资本市场的追捧。从1930年代概念萌芽伊始,经历了半个多世
在幼儿园我们常会发现孩子们利用课余的时间去参加课外的辅导活动,特别是中、大班居多。原本开开心心的双休日,现在更多的只有无奈。那么孩子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呢?这
一、意图与实绩 1、解决“三员一体”问题,提高宣教地位,确定工作内涵,走向科学化。陕西是个文物大省,挂牌博物馆(含纪念馆)49座,开放30座。是传播知识、宣传教育的强大阵地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GIS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不同行业对使用的地形图的要求不尽相同,有的可能需要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者1980年西安坐标系下的数据,有的则可能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