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采用HRCT对国人蝶枕软骨结合闭合的一般规律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利用HRCT在评价蝶枕软骨结合闭合分度上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方法]在PACS系统回顾性收集400例(男201例,女199例)年龄在0-20岁之间在本院接受颞骨HRCT检查的正常受试者影像学资料。对横断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ulti Planar Reformation,MPR),在斜坡标准矢状面重组图像上,分别观察蝶枕间骨质形态、骨化中心的出现;并采用蝶枕软骨结合闭合五分度法,对蝶枕软骨结合闭合情况在CT重组图像上进行评价。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软件包做分析处理,利用Kappa检验方法评价不同观察者在评价闭合分度上的一致性。年龄和闭合分度之间的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性别间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所有统计学资料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蝶枕软骨结合的闭合程度与年龄成正相关;在不同性别中,年龄与闭合分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01;男r=0.884,女r=0.818)。女性蝶枕骨结合开始闭合及完全闭合的时间均提前于男性;不同年龄组闭合分度有显著差异的见于11-12岁、12-13、13-14岁年龄组,而其他年龄组无显著差异。国人蝶枕软骨结合间形状多样,可分为边缘平行整齐和边缘不整齐;并可见蝶枕软骨结合中线处可见伸向一侧或两侧切迹。蝶枕软骨结合之间可见骨化中心,骨化中心的位置可分别位于软骨结合的上、中、下部或累及全长,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范围从7岁-17岁。[结论]利用HRCT能清晰显示蝶枕软骨结合在不同年龄阶段闭合分度情况的差异,采用蝶枕软骨结合闭合5分度法有较强的可靠性,重复性较强;有助于了解健康人群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目的]回顾性分析斜坡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认识该区域常见疾病及少见病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斜坡区占位性病变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总结2011年-2016年期间因“斜坡区占位性病变”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病例共82例,均有较完整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包括MRI或CT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影像学资料由两名放射科资深诊断医师对所有影像学资料进行阅片,观察并记录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密度、信号、强化程度及侵犯范围等。根据CT影像观察病变对邻近骨质的侵犯,根据MRI影像观察病变的生长方式及其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意见不一致时,协商后统一意见,分析各个疾病的影像学特点;并将病理学检查和临床结果与影像学资料逐一对照分析研宄。[结果]本组累及斜坡的病变共82例,其中斜坡原发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共19例,包括脊索瘤〗6例、软骨肉瘤、骨瘤、骨纤维结构不良各1例。57例为临近部位肿瘤直接侵犯斜坡,病理类型包括鼻咽癌40例、侵袭性垂体瘤15例(其中包括异位垂体腺瘤2例)、恶性黒色素瘤、横纹肌肉瘤各1例。斜坡转移瘤4例,包括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及粘液腺癌转移各一例,骨髓瘤2例。斜坡区占位性病变在影像学上表现为正常斜坡被肿瘤组织所替代,信号/密度不均匀,呈不均一强化,影像学表现多样;原发性肿瘤如脊索瘤等多呈膨胀性生长,继发肿瘤如鼻咽癌等多呈浸润性改变。确定肿瘤的中心部位对定性诊断有所帮助,当病变破坏广泛时鉴别比较困难。[结论]斜坡区占位性病变病理类型复杂,部分病变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可依据其CT及MRI特点,结合临床特征,能够对斜坡常见疾病作出基本影像学分析。但对于部分疑难病例影像学诊断困难,确诊仍需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