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通带多天线信号合成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ianxie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们在深空探索领域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随着深空探索的不断深入,探测距离越来越远,支持深空通信的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多天线信号合成技术应运而生,已发展成为当前深空通信领域对低信噪比信号进行可靠接收的重要分支。与传统单个大天线接收方式相比,多天线信号合成技术可以对弱信号进行更有效的接收,而且工作模式也更为稳健。鉴于多天线信号合成技术的诸多优势,得到了众多航天大国的高度重视。本论文围绕多天线信号合成技术应用于多目标信号的背景,针对高斯信道下多天线信号时延与相位对准及信号合成问题展开了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针对多信号条件下的一体化合成问题,设计了基于频域处理的全通带多天线信号合成框架,在此处理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固定参考的联合时延相位对准的合成算法。区别于传统的面向单信号的多天线信号合成处理模式,在多信号条件下,利用信号频域可分的特点,提出了全通带多天线信号合成的思路,设计了一种基于信号频域处理的全通带多天线信号合成通用处理框架。基于此框架,在各目标信号频谱信息已知的前提下,借鉴了一种频域分量最大比算法的思想,利用在高斯信道条件下目标信号频带内相位差随频率线性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固定参考的联合时延相位对准的合成算法(SIM-JTPAC)。仿真结果表明,SIM-JTPAC算法是一种适合多信号一体化合成的算法,在较高信噪比条件下,合成性能接近理论合成性能。2.针对SUMPLE算法存在的随机性相位中心与相位漂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参考的算法,达到了相位中心可控、无相位漂移的目的。首先分析了SUMPLE算法的优势与产生相位漂移原因,基于全通带多天线信号处理框架,讨论了相位漂移对频域合成产生的严重影响,因此提出了一种双参考算法(MSUMPLE)。MSUMPLE算法在相关运算时以“准合成信号”为参考,而相位中心又以选定的某路天线信号为参考,从而能克服SUMPLE的相位漂移问题。理论证明表明了MSUMPLE算法的相位中心可控,且在收敛速度与相位对齐精度方面均与SUMPLE算法一致。仿真结果表明,MSUMPLE算法的相位中心会靠拢到选定天线的相位,相位中心可控,且相位漂移得到明显改善。3.针对SIM-JTPAC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合成性能大幅下降的问题,引入了双参考算法,提出了基于双参考的联合时延相位对准的合成算法。在全通带多天线信号合成的处理框架下,结合MSUMPLE算法,提出了基于频域的逐频点MSUMPLE合成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逐频点MSUMPLE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依然保持约8dB的信噪比增益,特别地,逐频点MSUMPLE算法可以在未知信号频谱信息的情况下实现盲合成处理。由于目标信号频带内各频率分量的能量有差异,使得利用逐频点MSUMPLE算法后各频率分量的相位对齐程度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合成性能的损失。考虑到各天线间在目标信号频带内的相位差是随频率变化的线性函数,将由逐频点MSUMPLE算法得到的权值向量的相位采用最小二乘算法拟合以权值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权值更符合频带内相位变化的规律,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参考的联合时延相位对准的合成算法(MSUM-JTPAC)。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利用了信号频谱相位差是随频率线性变化的特征,MSUM-JTPAC算法比逐频点MSUMPLE算法拥有更好的合成性能。4.结合理论研究成果,设计并实现了全通带多天线信号合成并行处理系统。针对全通带多天线信号合成处理中数据量大、处理时间长的问题,基于并行可行性分析,设计了并行处理系统的总体方案;然后进行模块化分解,针对每一个模块完成了并行化设计。搭建了8天线全通带多信号合成的测试平台,实际测试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合成性能。
其他文献
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是伴随着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电探测器件的日益完善以及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而重新兴起的一种无线通信方式,因为其一系列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下一代光通信的发展
无线局域网(WLAN)是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摆脱了有线连接的束缚,无线局域网具有移动性好、成本低以及网络传输故障少等诸多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发展与应
盲源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BSS)是当代信号处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其实质是在信源和信道环境等因素未知的情况下,仅依靠观测信号估计出源信号。独立分量分析(I
为了提高WCDMA系统上行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3GPP在R6(Release 6)版本中引入了上行高速分组接入(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技术。作为兼容R99(Releas
学位
具有开放式结构的软件声纳系统可以将多部声纳阵元域数据统一处理,实现数据共享和功能扩展,有利于提高声纳处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开放性,从而提高声纳系统对目标检测、识别和跟踪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无线通信设备在不改变硬件的前提下,通过软件的方法可以改变无线通信设备的通信频率、调制方法、信道编码的方法成为可能。当无线通信设备处在
现代高科技战争中,多站无源定位系统由于隐蔽性高,且能快速准确地对目标进行定位,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广泛研究。本文从非合作目标快速高精度定位的实际要求出发,针对多站无源时
大脑是人体的知觉中心、思维中心和控制中心,针对大脑活动进行成像的神经影像学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得以读取大脑的活动信号,极大地推动了神经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功能磁共振成像
本文主要研究了深空通信仿真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首先介绍了深空通信的特点以及若干关键技术,着重介绍了图像信源编码,信道纠错编码,调制解调以及通信网络等技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