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之列,并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新形势对高校党的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高校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不论是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召开,习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系列重要论述。此后,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制度和文件陆续推出:2017年2月出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2017年3月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2017年12月出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8年5月发布《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2018年10月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做出了系列规范。其中对于高校党支部的任务作出了明确要求,即“保证监督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证教学科研管理各项任务完成。”可见,从保证党对高校的领导角度,高校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发挥重要作用。本科学生党支部是以本科大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党支部,集中了高校优秀青年学生代表,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时代特征。本科学生党支部对上是具有落实校、院党委关于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总体部署和要求的职责;对下则是围绕思想教育、宣传鼓舞、发动凝聚、团结帮扶、激励保障和约束规范等功能,培养、教育和管理支部所辖范围内的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并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带动、影响周围的广大青年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基层党支部,本科学生党支部在对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价值引领教育、激励团结帮扶等方面有其天然的优势,是巩固高校意识形态的有效力量,是培养优秀青年党员的主要阵地,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研究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目的论、主体论、方法论、载体论等理论知识,结合高校党的建设理论,针对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的特点、职责和功能,以调查研究的方法了解本科学生党支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进而对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论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进程的梳理,汲取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从而明确了当前本科学生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从当前本科学生的特点出发,归纳总结得出本科学生党支部具有流动性大、稳定性弱、规范性差、可塑性强、创新性好、实践性强的特点。依据《中国共产党党章》等各级党内法规条例,归纳出本科学生党支部的工作职责内涵表现在他们是高校优良班风学风的引领者、是合格学生党员的培育者、是团结青年学生的带动者、是围绕中心工作的保障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本科学生党支部发挥着政治引领、宣传教育、组织凝聚、服务保障、表彰激励和规范约束等功能。论文根据问题导向的原则,针对本科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和青年学生三个维度,运用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载体等方面,对本科学生党支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从中解了当前本科学生党支部的规模、设置、支部书记角色等基本情况,调研了支部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支部发展教育党员、考察培养积极分子、在青年学生中的存在感、影响力、服务力等本科学生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情况,并从中发现本科学生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党员的“思想入党”意识问题、对积极分子的“培养力”问题、对青年学生的“感召力”问题、支委“领头雁”作用发挥问题、激励保障机制问题等。通过从历史与现实、客观和主观、宏观与微观的角度,从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多元挑战、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真,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对应的原因分析。最后,从指导思想、丰富内容、创新方法、拓展载体、提升能力、协同机制几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对策。期望通过开展理论与实际工作相契合的研究,对今后更好的发挥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功能提供一点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