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的变频器采用的控制原理是变压变频控制VVVF,采用传统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这种控制方法简单易懂、控制线性度好,容易实现。其缺点是对母线电压利用率低,适用于电压较低、静态控制场合,如风机、泵类。针对正弦脉宽调制SPWM电压利用率低这一特点,1985年出现了准优化脉宽调制suboptimalSPWM。这种调制方式对正弦脉宽调制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母线电压利用率。与以往的电压正弦PWM不同的是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从电机角度出发,以获得圆形磁链为目标,去决定逆变器的开关状态。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也具有准优化脉宽调制电压利用率高的优点。
本文比较分析了几种变频调速的控制方式。对TI公司给出的正弦脉宽调制算法文中作出改进,使精度得以提高。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实现过程中推导出其调制波的数学形式,揭示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本质。类似于正弦脉宽调制或者准优化脉宽调制,可以用推导的调制波进行脉宽调制。对于这种新型的调制方式,从电源的角度出发,结果可以获得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等同的效果。针对英国英泰公司所给的变频器进行研究,在其主回路的基础上采用TI公司专用于电机控制的DSP芯片进行控制。在控制板电路中对存储器进行了外部扩展,以便以后功能扩展,程序量增大。硬件方面有显示、按键、存储器接口、仿真接口等电路。在软件方面采用汇编和C语言混合编程,目的为了使程序模块化,并给出了程序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