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季节和繁殖时期浙东白鹅垂体和肠道组学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k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鹅是一种食草水禽,以适应性强、生长快、营养成分丰富和低成本而闻名。然而,其季节性繁殖,以及许多品种产蛋期间还具有强烈的就巢性,造成种鹅产蛋性能低下,直接影响后代繁育的数量,制约了养鹅业的发展。本研究以典型的季节性繁殖家禽浙东白鹅为研究对象,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WGBS)、16S rDNA测序等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试验研究:一、研究了不同季节浙东白鹅垂体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的mRNA表达变化、DNA甲基化水平变化,初步探究了调控浙东白鹅季节性繁殖的相关基因及机制。二、研究了繁殖季节中不同繁殖期浙东白鹅垂体转录组表达差异和肠道微生物的区系特征,旨在探索调控就巢性的关键基因与机制,以及肠道微生物菌群与繁殖状态的协同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对秋分(AE)、冬至(WS)、春分(SE)和夏至(SS)4个时间点的垂体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每个样本最终获得了 7.4Gb(gigabases)以上的可用数据。在WS-vs-AE、SE-vs-WS、SS-vs-SE和AE-vs-SS四组比较中,分别检测到1139、33、704和3503个差异表达基因(Padjusted<0.05),包括繁殖相关基因GnRHR、PRLR、ESR2和VIPR等,生物节律相关基因Clock、Per2、Npas2、Bmal2 和 NR1D2 等,以及转录因子 POU1F1、Pitx2、NR5A1、NR4A2和SREBF2等。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揭示,它们主要涉及氧化应激反应、氧化还原、对类固醇激素的反应和激素介导的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并与GnRH信号通路、类固醇生物合成等通路有关。通过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获得了四个季节12只浙东白鹅垂体的甲基化图谱,每个样品获得了超过基因组覆盖度17x的原始数据,其中C位点覆盖度超过 8x。在 WS-vs-AE、SE-vs-WS、SS-vs-SE 和 AE-vs-SS 之间分别筛选到了10476、8336、21693和23989个差异甲基化区域(DMR),将其注释到基因体上发现其主要分布在基因内含子区域。对这些发生甲基化差异的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得到其主要影响有机环化合物结合、核酸结合等分子功能,以及代谢过程、大分子生物合成、基因表达等生物过程。KEGG富集结果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参与MAPK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等通路。通过研究浙东白鹅不同繁殖期(产蛋、就巢、恢复)母鹅垂体转录组表达谱,从9个样本中共获得535,239,542个clean reads,比对到16,151个基因上。从就巢期和产蛋期、恢复期和就巢期、以及恢复期和产蛋期的比较中分别鉴定到 582、979 和 33 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Fold change>1.5,P<0.05)。GO富集分析表明,DEGs在钙离子结合、分泌颗粒和G-蛋白受体活性等条目上显著富集。神经活性配体-受体互作通路、内质网蛋白加工和钙离子信号通路对于控制鹅的就巢行为是至关重要的。进一步分析显示,PRL、TSHβ、THRβ、GnRHR2基因可能在调节就巢相关的激素和行为中起到重要作用。应用16S rDNA测序分析不同繁殖期(产蛋、就巢、恢复)母鹅十二指肠微生物的组成及菌群分布。结果从所有样品中共获得4,748个OTUs。在门水平上,产蛋期厚壁菌门占比最高(52.29%),其次是放线菌门(15.99%)和变形菌门(12.11%);就巢期的优势菌群有蓝藻菌门(45.69%),厚壁菌门(27.29%)和变形菌门(18.74%);恢复期的微生物群落主要由螺旋菌门(42.01%)、厚壁菌门(22.52%)、蓝藻菌门(18.61%)组成。Alpha多样性显示,产蛋期群落丰富度显著高于就巢期(P<0.05),而且物种多样性也高于另两个时期。主坐标分析和相似性分析显示,浙东白鹅产蛋、就巢和恢复期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P<0.05)。
其他文献
光是维持植株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为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但当光照强度超出植物所需的阈值时,就会对植物产生高光胁迫,造成光氧化细胞损伤和光抑制,极大地限制植物的正常生长与发育。在光照充足的盛夏时节或高海拔地区,高光胁迫是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等蔬菜作物生产中常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而由转录因子介导的胁迫信号转导通路是植物应对逆境的重要适应机制之一。
近年来,我国设施蔬菜产业蓬勃发展,其中番茄是我国重要的蔬菜经济作物。但是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使得在番茄实际生产中频繁遭受非生物以及生物逆境,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设施覆盖遮阴、阴雨天气、以及近年来的雾霾多发等带来的设施弱光问题常导致番茄生产上病害高发频发,尤其是由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Pst)DC3000引起的番茄细菌性叶斑病,危害大且防控难。生产中主要
低温严重影响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等喜温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对我国设施蔬菜的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探索蔬菜作物缓解低温伤害的途径,对于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意义重大。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s)和独角金内酯(Strigolactones,SLs)都是非常重要的植物激素,广泛参与植物的生命活动和逆境响应。BRs和SLs
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珍稀食药用菌,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开发前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黄绿卷毛菇始终没有得到较为深入的研究。因此,本论文对黄绿卷毛菇菌丝体的生理特性、关键活性物质、多组学及遗传代谢展开了研究。论文取得以下有价值的结果:1.首次获得了黄绿卷毛菇菌丝和孢子在电镜下的微观结构特征。建
中国亚热带地区是第三纪孑遗植物的重要避难所,保留了许多局域分布甚至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然而,我们对第三纪以来的气候变化和近期的人类活动对这些孑遗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分布格局和适应性潜力的影响仍知之甚少。金钱槭属(Dipteronia Oliv.)为东亚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木本属,古近纪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和北美,而现存的两个物种仅分布于东亚孑遗植物的长期避难所,其中金钱槭(D.sinensis Oliv.)较
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是中国北方诱发食物过敏最常见的水果之一。中国作为桃的原产国,桃的种植量和消费量很大,由桃引起的过敏在国内也常被报道。目前在桃果实中一共发现六种过敏原,分别是Pru p 1-Pru p 4,Pru p 7和一种N端四个氨基酸为ENEA的蛋白,因为没有确定的蛋白归类,暂时命名为ENEA。在欧洲,Pru p 1和Pru p 3由于其广泛的交叉性和强致
认知方面的内容属于内隐层面的知识。处于青春期初期的初一学生,难以通过省察的方式认识自己的认知发展。学术研究对青春期认知发展的特点,也多从群体表征进行描述,对于发展程度不一的学生来说指导性有限。因此,认知发展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难点,需要教师剖析核心概念、分析教材内容、运用合适教学策略,以最
期刊
芥子油苷是一类主要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中的含氮含硫的植物次生代谢物质。芥子油苷的生物学功能非常广泛,不仅可以帮助植物抵御病原菌侵袭、防御昆虫及提高自身免疫,而且其自身及降解产物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芸薹属蔬菜是我国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芥子油苷在芸薹属蔬菜中含量丰富,其不仅影响芸薹属蔬菜的风味和营养,而且在抵御蔬菜重要病害如黑斑病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芥子油苷生物合成途径和调控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一种属于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α冠状病毒属的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本研究在PEDV入侵宿主的受体使用以及宿主对PEDV感染的应答调控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更全面深入地认识PEDV与宿主的互作关系,为PEDV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Vero细胞(ATCC CCL-81)是PEDV体外繁殖最常用的细胞。然而,对于与猪源氨基肽酶N(pAPN)相对应的Vero细胞AP
本研究以榨菜(Brassica juncea)和紫甘蓝(B.oleracea)远缘杂交及多倍化获得的异源三倍体与异源六倍体为实验材料,开展了远缘杂交及多倍化过程中基因表达与优势性状产生的分子机理研究。通过基因表达规律研究,明确了杂交及多倍化过程中基因表达存在加性与非加性模式,筛选到了与蜡质层等优势性状相关的关键非加性表达基因,发现了与DNA甲基化过程相关的基因非加性上调表达;通过探究基因组DNA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