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级英语网络教学的探究与应用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shu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时代对语言人才素质的教育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不断在加强,网络教学平台是网络教育开展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因此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级阶段的精读课,属于必修课程。培养具有学习能力、研究意识及研究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英语专业教育的最终目标。传统的高级英语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统一性,忽视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动性及个体差异性,直接导致了高级英语教学效果不佳。这种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因此,顺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高级英语教学也应该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而网络教学的强大的,高效的,灵活方便的教学功能有利于提高高级英语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利用网络教学模式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实际应用能力已经成为颇具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探究以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语言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以网络技术为手段的新型高级英语教学模式。在本文中,研究者在高级英语教学指导方针及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对当前高级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发现传统的高级英语教学方式上存在的问题。随后,作者选取了西安翻译学院2010级英语专业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施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级英语网络教学模式研究。对两个高级英语教学班分别施以问卷,试卷测试等手段加以考查,反馈。本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级英语网络教学中的可行性,在实践中检验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级英语网络教学的教学效果。本文研究的重点是考察与传统高级英语教学相比,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级英语网络教学在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优势。  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高级英语教学方法相比,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级英语网络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并利用网络资源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级英语网络教学不但有利于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语言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解读伍氏的奇幻传记小说《奥兰多》,揭示其女性主义思想。 “双性同体”指的是人类最初身兼两性、浑然完整的圣洁状
英语的情态动词表意功能强大。在不同的语境下,通过准确使用情态动词,说话人可以巧妙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并达到特殊的语言效果。但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掌握情态动词可不是一件易事
F.司各特·菲兹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不仅是“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在其一百六十余部短篇小说中,《本杰明·巴
利用模糊数学知识建立了插拔机构可靠性分配的模糊数学模型,根据业内专家对国内某型火箭炮插拔机构的评价意见,对插拔机构的权重集、分值集和失效率等因素进行了统计处理和求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入手,从中西方修辞的发展史上对中西方的修辞现象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然后对修辞和修辞格也做出了联系和区别上做出了比较.紧接着的几章都是
乔治.艾略特,原名玛丽?安?伊万斯(Mary Ann Evans),出生在华威郡一个中产阶级商人家庭。在19世纪英国文坛中,乔治艾略特是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
本文选择许渊冲的诗歌翻译“三美”原则以及他的诗歌翻译实践作为研究对象,从多角度、多层面出发,系统地总结了许渊冲的诗歌翻译的“三美”原则及诗歌翻译实践,通过分析他在翻译
自从1984年《小世界》出版以来,这部小说和它的作者大卫·洛奇一直受到了相当的关注和好评。大部分西方批评家和小说家都把这部小说看作是描写西方学术界的喜剧。 中国的学者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新领域,它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语用学的原则和方法不单普遍地应用于语言学各核心学科和边缘
本文开篇介绍了社会语言学的定义,根源,范围,研究社会语言学的意义及找出变异与社会因素之间关系的诸多理论及社会现实意义。 然后,为了阐明变异分析的相关理论,作者分析了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