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epsin C在小鼠脱髓鞘模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初步探讨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ail_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Cathepsin C在cuprizone介导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ussystem,CNS)脱髓鞘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动物实验选取6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用0.2%cuprizone分别饲育2周与5周为实验组,建立小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模型;选取C57BL/6小鼠用正常饲料饲育5周为对照组。通过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Black Gold髓鞘染色方法,观察髓鞘形态及脱失情况;Iba-1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胼胝体内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系细胞的集聚情况;MPO/Iba-1/GFAP免疫荧光双染检测Cathepsin C在小鼠脑组织的表达及细胞定位。临床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Cathepsin C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及非脱髓鞘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表达水平。结果:1.MBP免疫组化及Black Glod髓鞘染色显示:cuprizone饲育小鼠后有脱髓鞘改变,且5周组较2周组严重;对照组未见脱髓鞘改变。2.Iba-1及Cathepsin C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胼胝体脱髓鞘部位可见小胶质细胞大量集聚及Cathepsin C高表达,5周组较2周组明显;对照组胼胝体部位小胶质细胞少量集聚,Cathepsin C不表达。3.MPO/Iba-1/GFAP免疫荧光双染显示:5周组胼胝体部位Cathepsin C大部分由小胶质细胞表达,部分由浸润中性粒细胞表达。4.MS患者脑脊液Cathepsin C水平高于非脱髓鞘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结论:1.Cuprizone喂育小鼠可导致小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改变。2.Cathepsin C高表达引起的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系细胞集聚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能是髓鞘脱失加重的原因。3.Cathepsin C可能参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病过程。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