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20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初步估计我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后遗症病啊人约为3000万。对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及时诊断和处理,一些患者可避免因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相关文献报道,美国每年死于肺栓塞者约10万人,而幸免者也因慢性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发生,造成患者长期病痛,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残。因而,在临床工作中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P-选择素与D-二聚体变化及其药物干预后的临床有效率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以单克隆抗体测定40例下肢DVT患者及20例健康人P-选择素(P-selectin)阳性表达率,应用免疫方法测定D-二聚体(D- dimer)含量。药物干预后在不同时间观察P-选择素与D-二聚体变化及其临床有效率的变化。结果:DVT组在发病的早期P-选择素与D-二聚体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溶栓抗凝等治疗后不同时间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与D-二聚体含量呈降低趋势,其中奥扎格雷钠组与非奥扎格雷钠组比较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D-二聚体的变化无显著差异。出院1个月后复查P-选择素与D-二聚体含量明显降低,但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D-二聚体含量较正常人偏高。结论:急性DVT患者早期体内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溶解处于亢进状态;奥扎格雷钠能降低血小板活化,能有效提高DVT患者的显效率; P-选择素,D-二聚体可做为DVT辅助诊断的指标之一;出院后DVT患者仍是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