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立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方面,是如何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的的研究很多,但是主要集中于内部治理诸如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资本结构是如何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而从公司外部治理角度研究的却很少,故鉴于此,本文试图从公司治理角度来审视独立审计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探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原动力,一方面有助于强化公司治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从而提高经营业绩;另一方面肯定审计存在的意义,并提出提高独立审计质量的对策建议。文章首先概述了研究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意义,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在独立审计与公司经营业绩的研究动态和理论基础。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接着以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至2009年的相关经验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以公司规模、财务杠杆、成长能力、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为控制变量,研究事务所规模、审计收费、审计意见类型与公司真实经营业绩的多元回归模型。最后在实证检验中对总体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检验、共线性诊断,分年度样本和混合样本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以观测代表审计质量的事务所规模、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类型与公司真实经营业绩的关系。实证结果为:(1)事务所规模与公司真实经营业绩成正相关关系,事务所规模越大,相对应的客户的真实经营业绩越高,这表明独立审计发挥外部监督治理机制作用促进公司治理效率提升从而有助于公司真实经营业绩提高。(2)审计收费与公司真实经营业绩亦成正相关关系,审计收费越高的客户,其公司真实经营业绩越高,这说明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获取高额审计收入有付出更多资源、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上市公司为提高经营业绩有支付高额审计收费作为代价。(3)以审计意见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构造的回归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标准审计意见的客户的真实经营业绩要显著高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客户,非标准审计意见并没有明显代表高质量的审计水平,这与预期假设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