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梅州是粤闽赣客家聚居区的中心,也是客家文化的中心。在梅州客家文化中,道教和民间信仰是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明清时期,道教和梅州民间信仰的交融与整合,更是推动梅州客家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道教自两晋始,便随着南迁移民迁入粤闽赣地区时便传入梅州,直到光绪十四年(1888)梅州吕帝庙(今赞化宫)建成,道教在梅州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在国家、士绅和民众等各层面的影响下,梅州的道教宫观数量和活跃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州是粤闽赣客家聚居区的中心,也是客家文化的中心。在梅州客家文化中,道教和民间信仰是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明清时期,道教和梅州民间信仰的交融与整合,更是推动梅州客家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道教自两晋始,便随着南迁移民迁入粤闽赣地区时便传入梅州,直到光绪十四年(1888)梅州吕帝庙(今赞化宫)建成,道教在梅州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在国家、士绅和民众等各层面的影响下,梅州的道教宫观数量和活跃的道士人数较之以往都有所增加,吕帝庙的建成更是千百年来梅州道教史中最有影响力的事件,因此明清时期是道教在梅州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在梅州客家人祖先的漫长迁徙过程中,面对沿途的困难险阻,他们往往会祈求神灵的庇佑。而到了定居地后,也会尊崇各种神灵,期望风调雨顺,丰衣足食,这渐渐形成了梅州民间信仰的内容。梅州民间信仰,整体上体现出实用性和层次性两大特点。实用性体现在神灵各司其职,而民众在不同时期会拜不同的神灵。层次性则体现在神灵,尤其是土地神所守护的范围上,从伯公到公王,层层叠进。梅州民间信仰中最重要的神灵当属祖先神,这是梅州民众祀奉最为虔诚的神灵。明清时期,道教和梅州民间信仰的联系体现在两者的交融与整合中。所谓交融,即两者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这体现在明清时期梅州的道士家族和梅州的庙会中,道士会主持上表环节,这一环节来自道教“上章”仪式。总得来说,虽然道教和民间信仰产生了交融,体现出浓厚的民俗色彩,但也保持了一定自身宗教的色彩,是宗教性和民俗性并存的现象。而道教与梅州民间信仰的整合,这是在梅州士绅,即宗族和士大夫的主持下形成的。梅州士绅在地方推行儒家的礼仪标准是,将两者整合,使其成为了符合儒家标准的地方文化。士绅在地方实行的儒家化运动,是明清时期华南地区的普遍现象,道教与梅州民间信仰的整合,是这一运动的其中一环。而两者的交融与整合,不仅维持了梅州社会的稳定,更是推动梅州客家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月经不调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四物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月经量恢复时间、月经正常周期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
公共文化服务是民生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均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基于此,研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情况,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尚存在的不足对于促进乡村民生发展,补齐乡村民生短板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以乡村振兴为背景,梳理了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有关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意见和规章制度,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大致掌握公共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推动了社会经济建设,但囿于我国金融市场开始较晚,体制还不成熟,我国普惠金融水平相对较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尝试从宏观政策层面拉动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宏观政策引领的普惠金融发展缺乏可持续性,业务风险高、金融收益不足、供给成本较高等问题层出不穷。随着新型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模式应运而生,通过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体系的耦合,构建全新的演
服务贸易正在成为全球自由贸易的重点和焦点,受疫情影响,传统服务贸易面临着转型与重构.以2020年疫情初期发展阶段为参照,采用区位熵值法测算浙江省与京、沪、广、深四大城市在三大产业上的发展差异,以服务业区位熵值对浙江省内10个地级市进行产业空间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发达地区仍存在一定差距,产业数字化为服务贸易转型升级提供新的机遇与挑战.(2)浙北地区数字贸易创新、浙南地区
盐碱地的水稻种植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关注,因为在这种土质下水稻的生长具有诸多严苛的条件,其中灌溉以及排水是生长当中不可缺少的,所以针对盐碱地水稻的灌溉排水技术研究一直以来都是要点。在本文论述内容中,将主要针对盐碱地山栏水稻的灌溉排水技术进行研究,对灌溉排水技术的实施要点内容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盐碱地山栏水稻的种植提供一定参考。
目前我国进入了新时代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转型不断的加快,市场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校企合作办学的作用就日益凸显。为此,培养市场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就需要政府科学、合理及有效的发挥在校企合作办学中的作用,同时并调动市场及社会力量参与校企合作办学。基于此,研究云南地方政府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探讨政府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路径就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