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文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c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里头文化是中原地区早于二里岗文化的一支考古学文化,该文化不仅有一定的分布范围,而且自身的文化特征也十分突出。如聚落可以分出大中小三个等级;日常生活用具为一组特色鲜明的陶器群;墓葬内普遍随葬固定组合的各类酒器;以戈、钺为主要的青铜兵器等特征。二里头文化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加上它的年代和分布地区与文献记述的夏王朝的时间及范围大体一致,因此它也成了学术界探索夏王朝及其文化的主要对象。 早在20世纪60年代,二里头文化发现以后,学术界就围绕二里头文化的分期与年代、性质等多方面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探讨,就二里头文化内有关夏商文化的分界问题,界定在二里头遗址的一、二、三、四期之间的学术观点都有。近年来,随着一批重要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如《偃师二里头》、《郑州大师姑》、《驻马店杨庄》等书的出版,极大地丰富了二里头文化的考古资料,为二里头文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文在对二里头文化考古资料整理的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考古类型学研究方法,对二里头文化的遗存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 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 全面、系统地介绍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和研究状况,总结二里头文化的认识和研究成果以及作者运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分期和年代。对各地区二里头的典型遗址进行分段研究,在典型遗址分段的基础上,得出二里头文化的分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二里头文化可以划分出7段、三期。 第三章 介绍二里头文化的主要内涵及其与周边地区同时期文化的关系。在分期的基础上,将二里头文化划分出两个地方类型——杨庄和洛达庙类型。在与二里头文化同时存在的周边文化方面,重点讨论了二里头文化与山西南部的东下冯文化、河南东北部的辉卫文化和山东一带的岳石文化的关系以及与江汉地区同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第四章 二里头文化的性质。从古代文献记述的夏王朝的年代和碳十四测定的年代数据分析,二里头文化只能是夏代的中晚期文化。 第五章 二里头文化的主要来源。二里头文化主体文化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本地“新砦期”虽有较多的文化因素被二里头文化吸收,但其主要来源应为山西龙山晚期文化和东下冯遗址的第一期文化遗存。 第六章 “洛达庙类型”的形成和二里头文化的消亡。指出“洛达庙类型”为先商文化的最后一段,主要分布于郑州和开封一带,随着其势力的强大,在它的第二段己经抵达伊洛平原,从而取代了二里头文化。 总之,二里头文化是中原地区第一次统一的考古学文化,在二里头文化5段之前,广阔的中原地区只有一个地方类型,但整体文化面貌与龙山文化相比,明显看出二里头文化的统一性远远大于当地龙山文化时期。二里头文化的分期一般沿用二里头遗址四期的划分,但从宏观或是微观方面分析,二里头文化应划分三期比较合适。 从聚落的形成和分布方面,二里头文化经历了形成——扩张——缩小三个大的历史阶段。二里头文化1段主要分布在洛阳盆地,其分布特点是沿伊河、洛河及其支流分布。从2段开始,向嵩山南麓的淮河流域推进,发现不少遗址分布于淮河上游平顶山、漯河、驻马店一带,遗址
其他文献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中心环节,发挥着集散商品、形成价格、传递信息、提供服务的功能。从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近20年的发展实践看,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成为中国批发市
文章应用解释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分析制造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的要素体系结构,给出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根据该体系结构,将实施精益生产的相关要素分为需求管理与设计、精
特色是普通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标志,也是学校办学优势的具体体现。为了进一步巩固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优化该专业的结构,提升该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满足企业对信息化
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要取得竞争的优势,必须以顾客为导向,重视顾客满意度的提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从顾客满意理论入手
灾难报道存在着"时间困境",媒体青睐的采访对象很可能同时也正是其他职业工作者服务的对象,那么孰先孰后?灾难报道的时间伦理,正是调和灾难情境下媒体及其从业者与其他主体间
<正>群体性事件是一种人为危机、对峙危机。美国著名的危机管理研究学者库姆斯以"危机责任"为出发点,把组织危机分为"受害型"、"(无意)事故型"和"(有意)错误型"三类。群体性
本文在阅读大量典籍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论述印度贱民问题的由来、表现形式、理论根源以及自殖民地时期以来,政府对解决这一问题所作的种种努力及效果,并对各种政策的成绩与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不断增大,企业的组织结构正在向一种新的扁平化组织模式迈进。与之不适应的是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相对滞后,尤其是薪酬管理方面。目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
范曾名誉权案的判决引发学者的争议,表明相关司法解释已经难以适应多元的社会价值观与复杂的社会心理。一审判决虽未偏离法律精神,但市场化艺术行为的批评侵权尺度应区别于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