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检测鸦胆子素D抗TMV活性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henw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是侵染烟草植物的最严重的病毒之一,该病分布广泛,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这类病害,植物源活性物质防治是一种有效而又环保的措施。因此,从植物中筛选出对病毒有很好抑制作用的活性物质十分重要。作者所在的实验室已经从中草药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中分离到了一种活性物质——鸦胆子素D(Brucein D),经初步测定,其对烟草花叶病毒(TMV)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ence protein, GFP)为报告基因能更直观便捷的观察TMV在受体植株内的表达情况。本实验以把GFP基因融合到TMV基因上构建的载体p35S:30B:GFP为供试病毒载体,分别从烟草植株水平和原生质体水平研究了植物源活性物质Brucein D对植物病毒TMV的抑制效果。采用农杆菌接种法把含有GFP报告基因的TMV表达载体p35S:30B:GFP注射到了本氏烟植株叶片上,注射时混合使用不同浓度的Brucein D处理,一段时间后通过观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筛选出了Brucein D抑制TMV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0μg/mL;分别对注射两周后本氏烟草新生叶片进行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在未加Brucein D的叶片上检测到了CP、GFP基因和CP、GFP的蛋白表达;在加有10μg/mL的Brucein D的植株叶片上检测不到这两个基因和两种蛋白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未加Brucein D的叶片上观察到含有绿色荧光的细胞;在加有10μg/mL的Brucein D的植株叶片上没有观察到绿色荧光,与前者结果相符合。实验结果还发现Brucein D对TMV的抑制具有时效性,通过观察农杆菌转染后本氏烟植株上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确定其抑制增殖的有效时间为3-4周。分离出了本氏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并对影响原生质体分离产率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酶解时间为4小时、酶解的叶片采自植株上部新生刚展开的部位、真空抽滤30 min、酶解液pH值为6.0左右时,分离得到的原生质体数目最多,为最佳组合。利用PEG介导法成功的将外源DNA转化到本氏烟草原生质体内,48小时后检测,报告基因GFP得到表达。原生质体悬浮液中以加有10μg/ml Brucein D和不加Brucein D为不同处理,结果同样表明Brucein D可以抑制TMV在离体细胞内的增殖。采用摩擦接种法把TMV病毒粒子接种到普通烟草K326株系上,两周后ELISA检测,结果表明,Brucein D同样能有效抑制TMV在普通烟草体内的增殖。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野生敏感型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cerealis)菌株(WW)为材料,经药剂筛选和UV诱导,分别获得了抗戊唑醇(Tebuconazole)禾谷丝核菌菌株(WX1、WX2和WWL)。戊唑醇对3个菌株
水稻是世界上种植面积第二大的谷类作物,世界上超过半数的人口以此为主食。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Hebert)Barr.,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 grisea (Cooke) Sacc.)引起的
由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引起的油菜菌核病,是我国油菜生产中的首要病害,在长江流域油菜种植区尤为严重。近年来,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带来
学位
为了解决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所引起的环境污染、花生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寻找对花生蛴螬防治的新途径,探索无公害防治措施;同时,为了改变我国目前白僵菌(Beauve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