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是向外国人传播中国形象的重要文本。林语堂认为中国人重视家族,祠堂文化盛行,导致公共精神的缺乏。但是传统的家族制度有助于责任心的培养,尤其是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对于纠正西方重视个人利益导致的弊端有一定借鉴意义。他赞成韩非子的法治政府,认为儒家的治国思想导致人治政府的弊端。林语堂对中国人的形象有较为全面的分析,他认为中国人最大的特点是和平、知足和乐观。这种性格特点也是中国喜欢追求安稳的原因。中国人长时间接受儒家教育,儒家的中庸思想间接地让中国人性格趋于圆熟。中国人在处理事情上所表现出的严谨、平和的心态,这和西方人的年轻活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人会表现出一种超出年龄的老练与成熟。中国人三大恶劣且重要的德性:“忍耐、无可无不可、老滑俏皮”对人有一定的的麻痹作用,但是同样也衍生出和平、知足、幽默等美德。林语堂反对女子独身,主张男女要和谐地补充彼此,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他提倡女人要生儿育女,尽家庭义务,同时也强调女性有必要参加公共事务。林语堂作为一个传播者,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他既不脱离自己的人民,又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其次,林语堂是直接用英语撰写这本书,这也说明林语堂的英语水平能够达到向西方人传播中国文化的高度;最后,将东方人委婉的思维方式和西方重逻辑的思维习惯加以结合。林语堂在选择主题方面充分考虑了西方读者的阅读期望与最初的认知结构,选择的主题非常有针对性,能引起西方人的阅读兴趣。《吾国与吾民》对国家形象的陈述建立在林语堂熟悉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他重点结合之前有关书籍的中国形象的吸收与完善,保留了西方人心中对中国的好的印象,对于不好的中国形象方面,他采取了一系列策略,让这种负面印象尽可能降低。《吾国与吾民》对中国的介绍比较具体,对于对外汉语教材中中国形象的塑造具有以下启示:首先要在内容上及时更新,其次要提高趣味性,吸引外国学生解中国的兴趣。对外汉语教师在意识上必须要加以重视,重视中国形象的传播在文化传播占有的重要作用。在跨文化交际中,要积极采取文化对比,尊重文化差异,重视各国文化交流。还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加强师生互动,重视在对比教学中进行中国形象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