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吾国与吾民》国家形象塑造与对外文化传播策略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l6273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是向外国人传播中国形象的重要文本。林语堂认为中国人重视家族,祠堂文化盛行,导致公共精神的缺乏。但是传统的家族制度有助于责任心的培养,尤其是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对于纠正西方重视个人利益导致的弊端有一定借鉴意义。他赞成韩非子的法治政府,认为儒家的治国思想导致人治政府的弊端。林语堂对中国人的形象有较为全面的分析,他认为中国人最大的特点是和平、知足和乐观。这种性格特点也是中国喜欢追求安稳的原因。中国人长时间接受儒家教育,儒家的中庸思想间接地让中国人性格趋于圆熟。中国人在处理事情上所表现出的严谨、平和的心态,这和西方人的年轻活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人会表现出一种超出年龄的老练与成熟。中国人三大恶劣且重要的德性:“忍耐、无可无不可、老滑俏皮”对人有一定的的麻痹作用,但是同样也衍生出和平、知足、幽默等美德。林语堂反对女子独身,主张男女要和谐地补充彼此,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他提倡女人要生儿育女,尽家庭义务,同时也强调女性有必要参加公共事务。林语堂作为一个传播者,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他既不脱离自己的人民,又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其次,林语堂是直接用英语撰写这本书,这也说明林语堂的英语水平能够达到向西方人传播中国文化的高度;最后,将东方人委婉的思维方式和西方重逻辑的思维习惯加以结合。林语堂在选择主题方面充分考虑了西方读者的阅读期望与最初的认知结构,选择的主题非常有针对性,能引起西方人的阅读兴趣。《吾国与吾民》对国家形象的陈述建立在林语堂熟悉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他重点结合之前有关书籍的中国形象的吸收与完善,保留了西方人心中对中国的好的印象,对于不好的中国形象方面,他采取了一系列策略,让这种负面印象尽可能降低。《吾国与吾民》对中国的介绍比较具体,对于对外汉语教材中中国形象的塑造具有以下启示:首先要在内容上及时更新,其次要提高趣味性,吸引外国学生解中国的兴趣。对外汉语教师在意识上必须要加以重视,重视中国形象的传播在文化传播占有的重要作用。在跨文化交际中,要积极采取文化对比,尊重文化差异,重视各国文化交流。还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加强师生互动,重视在对比教学中进行中国形象的传播。
其他文献
19世纪中后期,正值美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美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美国城市迅速崛起,城市空间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剧增、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在美国城市化进程
近几年我国开始注重环保减排,在建筑工程排水设计中,其设计施工方案对水资源的环保节能有直接影响,对此,施工设计人员要格外重视。现今我国建筑排水工程设计中还有很多问题,
随着汽车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参与竞争的公司越来越多。近年来,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多数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的不良贷款率越来越高,原有的风控体系也迎来挑战。面对激烈的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在国际社会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在国内面临新的发展任务,国际遭遇新的发展环境。这一时代背景下,更加突显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紧迫性。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加强党的执政资源建设是推进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当前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党的执政资源建设
在2017至2019年世界500强的榜单上,中国各行业企业上榜率逐年攀升,但食品类企业却未能占据一席之地。我国食品类企业在世界食品生产市场中排名靠后,除了受限于食品类企业本身
弗洛伊德主义贯穿郁达夫小说创作始终,郁达夫在把弗洛伊德的观点和方法运用于人物心理和生理描写的同时,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从而使作品达到了用传统描写所不能达到的出奇制胜
许衡是我国元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天文学家和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思想及实践方面建树颇多。他建议兴办学校,提出了治生论,倡导理学教育等,对我国元代乃至封建社会后期教育事
现如今“慢”生活逐渐引领着人们改变自身生活方式,引领人们对“慢生活”、“绿色交通”等休闲的生活方式理念追求与内需要求。城市犹如一个庞大繁杂的复合型系统,慢行网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