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超声腹水定量、中医证候、腹围、体重及肝功能等临床指标变化,观察脐火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肝硬化腹水探索新方法,扩大脐火疗法的适应范围。方法: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2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与中药颗粒剂口服的内治方案;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脐火疗法,疗程1个月,3个月后随访。观察60例患者治疗前后彩超腹水深度、中医证候、腹围、体重、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对腹水量的影响: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腹水量均明显减少(P<05.0),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水量差值比较,试验组减少更为明显(P<05.0)。2对腹围的影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腹围均明显减小(P<05.0),两组治疗后腹围差值比较,减小程度无差异(P>05.0)。3对体重的影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重均明显减轻(P<05.0),两组治疗前后体重差值比较,试验组减轻更为明显(P<05.0)。4对中医各症状的影响:两组治疗后各症状均明显改善(P<05.0),试验组在便溏、畏寒肢冷、尿量改善方面,疗效更明显(P<05.0)。5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分级比较,试验组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更明显(P<05.0)。6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综合评价两组患者均有较好疗效,两组患者综合疗效分级比较,试验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5.0)。7对血ALT、AST的影响:治疗后两组血ALT、AST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5.0),但两组治疗前后血ALT差值、AST差值比较,下降程度无差异(P>05.0)。8对血TBIL、ALB的影响:治疗后两组患者血TBIL水平均有下降,血ALB水平均有增加(P<05.0),两组治疗前后血TBIL差值比较,试验组下降程度更明显,血ALB差值比较,试验组增加程度更为明显(P<05.0)。结论:1脐火疗法的应用可使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量减少、体重减轻、便溏、畏寒肢冷、尿量改善,提高肝硬化腹水的总体疗效。2脐火疗法可使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血清白蛋白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