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有机小分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的有机发光材料化合物,研究了它们的光物理化学性质。首先,聚芴或寡聚芴是一类被广泛用在有机发光材料中的蓝光材料,可是“绿色拖尾”现象的存在限制了它的应用。设计合成能够避免或是能够抑制“绿色拖尾”现象的化合物是材料化学家的任务之一。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合成了一系列2,2’7,7’-取代的三螺二芴。我们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的、热学的以及光学的性质。并且,将这些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老化,发现在空气中和在氮气氛围条件下,都没有出现“绿色拖尾”荧光发射。说明三螺二芴类化合物能够有效地抑制绿色拖尾现象的产生。其次,在有机电致磷光主体材料方面,因为用于发蓝色电致磷光的主体材料要求足够高的三线态能隙E_T,能够用于蓝色电致磷光的主体材料依然非常少,因此合成高性能的蓝色电致磷光主体材料有很大的意义。我们合成了几个三芳基磷氧化合物,研究了它们的光学的热学的电化学的性质,并制备了有机磷光器件,在合成磷光主体材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我们发现,这些三芳基磷氧化合物是有效的具有电子传输性质的主体材料。再次,在有机发光材料方面,具有多重功能的材料对于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纯度、器件寿命、发光效率及工艺制作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合成了既能传输空穴也能传输电子的基于咔唑和1,3,4-嗯二唑基团的D-π-A分子,研究了它们的光学性质以及它们的溶剂化效应。最后,我们合成了一系列通过芴9位相连的二芴类衍生物,通过研究它们的荧光效能以及部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在揭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荧光性能的关系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