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社会救助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安全网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政府和社会对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也越来越重视,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创新,制度也在日趋完善。但是农村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贫困人口,一部分社会成员依靠自身力量仍然无法维持其最低生活,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都不高的肥城农村,因为救助资金匮乏,现行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不统一、不健全,分头管理,政出多门,救助的效率不高,农村社会救助面临严重的困境。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并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成为肥城市乃至全国各地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系统梳理:(1)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在我国农村潜在着大量的贫困人员,贫困形势比城市要严峻的多,救助难度远大于城市,如何保障这些人员的生存问题,成为我们不得不给予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山东省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的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结合肥城市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的建议,以便促进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的可持续发展。(2)介绍关于社会救助以及农村社会救助的定义和相关内容,阐述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从贫困理论、公民权利理论、国家责任理论和社会公平理论说明文章分析所基于的理论基础。(3)对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的发展现状概述,首先简要介绍肥城市的基本情况的现状,接着分条目的对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的各项制度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灾害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其它救助制度。(4)对肥城市在农村社会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研究:肥城市在救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救助对象数量和范围难以掌控、分散供养户和特困户现状堪忧、社会救助经费不足、标准过低、相关部门救助工作不规范、政府专业人才缺乏等方面。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救助制度因素、政府因素、救助对象构成因素和个体因素。(5)对国内典型地区的社会救助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湘潭市在农村社会救助方面不仅创新了管理体制,还对相关的工作进行了规范量化,实现了农村社会救助程序化、农村社会救助标准化、农村社会救助透明化、农村社会救助专业化。甘肃定西县不断完善当地的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形成了覆盖面广、保障全面、层次较多的城乡居民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实现了责任追究常效化、宣传培训常态化、操作程序精细化、动态管理及时化、供养机构星级化,对于缓解当地贫困居民的生活状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启发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要整体布局工作、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加强监督核查、强化宣传、提升工作品位,从而更好地开展肥城市的社会救助工作。(6)基于存在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别查找改进社会救助工作的措施,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科学界定救助对象范围和救助标准;二是健全农村社会救助资金的保障机制;三是完善农村社会救助的法律、法规;四是完善农村社会救助的管理机制,加强基层建设;五是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完善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