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近10年有关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对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高频药物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中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型与用药规律,并对其中医治疗机理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00年6月至2010年6月生物医学期刊CKMD、维普、万方发表的有关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中医辨证、治法、用药归纳,并用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高频药物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中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型与用药规律。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的常见中医证型,由高至低依次为:风寒湿痹、风湿热痹、寒热错杂、痰瘀阻络、肝肾亏虚、脾肾亏虚、气血亏虚,其他证型;分别为:27.63%,24.54%,11.87%,10.28%,9.32%,9.00%,5.38%,1.98%;其相应的治法为温阳散寒,清热化湿,攻补兼施,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健脾补肾,益气养血,其他治法。各类药物用药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祛风湿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利水渗湿药及其他,所占比例分别为:24.19%,23.39%,14.09%,11.13%,10.75%,5.59%,3.60%,7.26%。祛风湿药在药物整体分布中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补虚药,而补虚药中补气药、补血药、补阳药、补阴药,所占补虚药百分比分别为38.85%,37.47%,19.77%,3.91%。活血化瘀药在药物整体分布中占14.09%。解表药中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所占比例分别为:97.10%,2.90%。清热药中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所占比例分别为34.00%,33.00%,19.00%,14.00%。平肝熄风药占5.59%。利水渗湿药占3.60%。其他药物包括温里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止血药、理气药等,共占7.26%。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中医证型为:风寒湿痹、风湿热痹、寒热错杂、痰瘀阻络、肝肾亏虚、脾肾亏虚、气血亏虚,其他证型;相对应的主要治法为:温阳散寒,清热化湿,攻补兼施,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健脾补肾,益气养血,其他治法。主要证型的常用药物:①风寒湿痹证:多用桂枝、当归、独活、防风、甘草、羌活、白芍、威灵仙、黄芪、细辛、秦艽、蜈蚣;②风湿热痹证:多用当归、黄柏、威灵仙、白芍、甘草、忍冬藤、苍术、桂枝、生地、薏苡仁、牛膝;③寒热错杂证:多用桂枝、羌活、白芍、黄芪、蜈蚣、熟地、当归、红花、甘草、地龙、生地、防风;④痰瘀阻络证:多用当归、桂枝、蜈蚣、乳香、川芎、羌活、白芥子、没药、生地、独活、赤芍等;⑤肝肾亏虚证:多用桂枝、桑寄生、黄芪、当归、杜仲、白芍、独活、甘草、牛膝、续断、熟地、赤芍等;⑥脾肾亏虚证:多用黑蚂蚁、黄芪、独活、牛膝、地龙、鸡血藤、木瓜、秦艽、丹参、淫羊藿、党参、白术;⑦气血亏虚证:多用黄芪、白芍、当归、白术、党参、蜈蚣、威灵仙、防风、丹参、桂枝、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