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教育对策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向大学校园的迅速渗透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方式,网络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功能的不断更新与完善,网络上出现了令大学生流连忘返的精神家园、虚拟社区。但这一现象亦带来了一些前所未遇的新问题:当网络成为大学生发表意见的主要场所之后,舆论的导向就会变得让高校难以把握,不能有效的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最终将导致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产生,甚至引起现实的群体性事件。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创新来应对与防范这一挑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本文首先从大学生网络群体事件和虚拟群体的概念出发,进行了一项关于大学生网络参与情况的调查问卷,从调查结果中总结出当前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现状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存在问题。此外,本章还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新趋势,为教育对策的提出提供现实依据和数据支撑。其次从几个经典的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案例出发,分别进行了深层的剖析,从而进行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规律的探索,内容包括发展过程、原因、演化特征以及影响。最后一章则综合了前文的内容,从目前教育方面的存在问题出发,提出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教育对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丰富教育内容,重视网络思政平台的搭建,开发有效的软件,加深一二课堂的联动;其二是建立网络群体性事件应急体系,从预防、响应到恢复三个阶段都严格把控,因势利导;其三就是加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保障,充实软硬件的建设,从教育手段的创新和师资队伍的构建等方面不断加强。从这三个对策出发,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教育,从各方面革新教育手段,让大学生能够真正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学到网络道德准则,自觉规范上网行为,净化网络空间,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