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通过社会获得的知识,语言是一个知识系统。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都与一定的文化相关,并受文化的影响甚至是限制。此外,语言是形成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工具,句子结构,语篇结构和文章的结构也反映了思维方式和习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教育的初级阶段,语言课堂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然而,由于文化习俗和信仰不仅涉及到社会行为和利益,而且影响到对学习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语言的过程也能揭示文化如何影响人们的思维和活动的,因此研究语言课堂是有必要。有鉴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文化下语言课堂的各因素,发现其中的课堂学习文化的差异,其结果是有助于理解不同文化下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差异。本文从此项研究的重要性及研究方法的介绍开始。第一章介绍了有关概念以及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着重强调语言与文化,以及语言课堂上各要素与文化的关系。第二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对象,研究对象分别是中国和加拿大小学五年级一个班的学生。第三章介绍了学习风格调查问卷的结果。通过学习风格调查问卷表得出两国学生分别偏向的学习风格,并根据得出的结论分析引起差异的文化因素。第四章通过比较两国相仿年级语言教材,以及分别观察两国学生上各自母语课的录像,找出他们教材以及实际语言课堂教学的差异。本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和加拿大学生的学习风格有一定的差异,中国学生的学习风格以听觉型为主,加拿大学生的学习风格以视觉型为主,这种学习风格的差异是由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处理信息的方式不同引起的。通过比较两国学生各自母语课所用的教材,发现中国语言课的教材内容多以历史性的文章或典故为主,非常重视语法等基础知识,课后练习也以巩固基础语法知识为主;加拿大语言课的教材内容相对较新,多以儿童感兴趣的故事为主,课后问题富有启发性,练习种类丰富,并附有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测。在语言课堂上,中国教师对学生较严格,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进度的要求,以及所布置的练习非常统一,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没有对老师所教授的内容提出质疑,习惯性的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在加拿大语言课堂上,气氛教轻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有大致的统一安排,但在学习过程中会根据学生不同情况有小的变动,学生在课堂上会对老师所讲授的知识提出疑问。这些由教材和语言课堂所反映出来的不同的原因是他们不同的对待时间的态度,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归根到底是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第五章分别从教材,教师,以及测试的角度总结本研究的结果对我国语言课堂的启示,课堂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了解学生的需求,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布置学习任务,语言课所用教材内容应尽可能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后练习应突出能力的培养,语言测试的形式应该多样化,评价方式应主客观相结合,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作为测试的主要内容,这样才能较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能力,同时也能对教师的语言教学起积极的引导和导向作用。第六章总结并阐述了本研究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