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金属污染来源广泛、存在形式多样、迁移转化规律复杂。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发展迅速,某些工业企业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技术相对落后,高效循环利用效率低,由此导致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造成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本研究选择徐州市典型工业用地的A、B、C和D四块用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野外调查取样、室内实验、数据分析和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徐州市工业污染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及模拟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描述性统计学分析发现,研究区重金属铜、铅、锌、镍、镉和砷在土壤中有不同程度的累积,与《农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筛选值相比,研究区域重金属镉元素已超标。各土层深度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异程度不尽相同;铜和汞元素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递减规律的可能性较大,锌元素含量在土层深度0.5-1.0m时最大,铅和镉元素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的可能性较大,镍和铬元素含量大小分布显示土层深度0.5-1.0m<4.5-6.0m<2.5-3.0m,土壤中重金属砷元素含量大小排序为土层深度4.5-6.0m<0.5-1.0m<2.5-3.0m。2.基于克里格插值法和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壤重金属含量累积与工业企业生产活动有关。铜和镍元素平均含量的大小顺序为C厂区>A厂区>B厂区>D厂区,铅、锌和铬元素平均含量的大小顺序为A厂区>C厂区>B厂区>D厂区,汞元素平均含量的大小顺序为D厂区>A厂区>B厂区>C厂区,砷元素平均含量的大小顺序为A厂区>B厂区>C厂区>D厂区,镉元素平均含量的大小顺序为B厂区>C厂区>D厂区>A厂区。铜-镍,铜-铬,铅-镍,镍-铬,镍-砷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3,0.577,0.685,0.656,0.556;说明铜、镍、铬、铅和砷可能具有相似的来源。3.根据指数法评价分析发现,研究区土壤重金属镉元素单项污染指数的平均值大于1,处于轻微污染水平,其他重金属元素处于安全水平。土壤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的平均值为0.85,土壤整体情况处于警戒限(尚清洁)水平,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等级处于轻度污染的样点数占比25.64%,警戒限及安全水平占比74.36%,说明土壤污染程度呈现警戒限-轻度污染水平。4.基于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法分析得出,经2种暴露途径的非致癌风险大小顺序为:铜>锌,经口摄入是重要的暴露途径;经3种暴露途径的非致癌风险大小顺序为:砷>铬>镍>镉>汞;以上重金属均未对人体造成潜在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致癌风险大小顺序为铬>砷,两元素引起的致癌风险尚可接受,经口摄入和吸入土壤颗粒物是重要的暴露途径。A厂区土壤中重金属引起的总非致癌健康风险和总致癌健康风险为最严重,C厂区次之,D厂区最轻。5.基于HYDRUS-1D模型模拟研究发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污染物的迁移速率呈减小的趋势,污染物的浓度随深度递减。土壤对污染物有一定的吸附过滤能力,可以对污染物进行一定程度的阻截,随着重金属污染物迁移时间的增加,可能会对地下水产生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