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湖北H校为例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3392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有着革命性的影响,它拓展了教育系统中各个要素的领域,打破了时空的边际,使得知识时时可得、处处能学。一方面,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教学能力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被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无论是为了抢占教育信息化的竞争领域高地、实现建设“双一流”的目标,还是为了更好完成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是高校应对信息化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是高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主体诉求。  基于以上高等教育环境现状,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调查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进行定量及定性结合研究。笔者首先分析国内外关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比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能力与传统教学的差异,梳理了相关概念,重新界定其内涵;随后阐述了支持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相关理论,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系统科学理论、TPACK理论以及教学的学术性理论;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各种因素,如外部因素和个人因素等,设计出针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及对信息化教学认知的调查问卷,选取湖北H校进行问卷发放及回收,并通过SPSS20.0进行数据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差异性分析,找出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因素及结构、厘清教师群体在认知上存在的性别、职称、学科和工作年限差异,并发现当前高校教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教育背景、教学信念、教学观念、教学认知、教学行为、教学技能方面的现状及不足,从内外部两个方面分析制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因素,进而由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面,总结出对我国高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相关策略,并进行了具体说明。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迅速发展,许多专家与教学人士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和
美术课在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陶冶性情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小学阶段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情感教育培养既是提升学生
我国已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各行各业也都面临着转型,因此,企业更加重视成本控制,加强财务管理力度.但成本控制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必须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应根据企业的发展现
在艺术类人才合理需求和社会非理性因素的双重驱动下,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日渐增多,艺术类院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与此同时,很多综合性大学也纷纷开设艺术专业。艺术类学生的数
新课程改革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被应用到具体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效率、思维拓展发挥积极作用.本文研究翻转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