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解综合医院中不同临床科室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现状,比较不同的临床科室之间住院患者患焦虑抑郁阳性率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及引起住院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入组标准,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1月-10月就诊于青岛市某综合医院不同临床科室(分别为普外科、呼吸科、骨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肿瘤科、心内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疼痛科)的住院患者582例(实测593例,脱落11例),采用自制的一般状况调查表,宗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宗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其进行评定,并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诊断标准做出诊断。结果:在调查的各临床科室中,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14分,宗式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50分且符合ICD-10的诊断标准来看,焦虑障碍的总阳性率为37.46%,同样,抑郁障碍总阳性率为34.02%,焦虑抑郁的共病率为24.23%。不同临床科室之间,疼痛科的焦虑患病率最高(59.09%),肝胆外科的焦虑患病率最低(18.60%),而在抑郁的患病率调查中,肿瘤内科最高(62.69%),呼吸内科最低(16.67%),不同科室之间的焦虑、抑郁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共病方面,共病率最高的为肿瘤内科(43.28%),其次为疼痛科(43.18%)。宗式抑郁焦虑量表与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所测得的住院患者焦虑、抑郁阳性率一致性方面,配对卡方检验得到P均>0.05,两种量表间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Kappa检验结果为,两类量表诊断吻合度较高,Kappa值分别为0.855、0.850(P=0.000)。在一般情况的调查分析中,其中女性、文化程度低、婚姻状况为离异或丧偶、家庭关系不融洽、经济状况较差、有焦虑抑郁阳性家族史及近期有重大生活事件的患者阳性率较高(P<0.05)。而不同年龄组之间的患者阳性率无差异(P>0.05)。结论:在综合医院的住院患者中,焦虑抑郁的患病率较高,不同临床科室之间有一定差异,外科等急性病程的患者中焦虑的患病率较高,而具有慢性病特点的科室患者抑郁患病率较高(如肿瘤科)。而综合医院非精神专科医师对焦虑抑郁的识别率与治疗率均较低,此类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往往相较于无焦虑抑郁的患者预后差,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也要高于一般患者。因焦虑抑郁情绪引起的例如疼痛等躯体不适也占相当大的比例,非精神专科医师很难将此类症状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症状鉴别开来,往往导致“药不对症”、“检查过度”等情况的发生,既浪费了现有的医疗资源,也会加剧医患矛盾,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与此同时患者的焦虑抑郁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影响因素对其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综合医院中应当加强对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患者的关注,了解其危险因素,并建立必要的诊疗及联络会诊制度,提高非精神专科医师对焦虑抑郁的识别率,对具有焦虑抑郁的住院患者进行及时干预,提高住院患者的预后,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意义:因目前国内综合医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调查多局限于门诊,且多为某一专科合并焦虑抑郁的研究,对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现状尚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数据。本研究结果有利于了解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现状,并掌握其主要影响因素,补充我国精神卫生现状调查,对具有一定风险的住院患者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推进新医疗模式的建设,为我国“生物-心理-社会”(十个概念、三个层次)的新医疗模式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