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高眼压对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的影响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u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视网膜的微环境入手,研究急性高眼压对大鼠BRB的影响,探讨急性高眼压后大鼠BRB损伤的时空特征以及视网膜HIF-1α的表达与BRB损伤的关系。方法:1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制作高眼压模型,实验对照组大鼠施行假手术;之后分别存活3h、12h、Id、3d.7d。其中108只大鼠在处死前2小时大隐静脉注射3%伊文思蓝(EB),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视网膜铺片和切片中EB的分布;用分光光度计定量视网膜EB的含量。36只大鼠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视网膜HIF-1α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视网膜中偶见EB红色荧光斑点,在急性高眼压后视网膜中可见EB红色荧光斑点主要分布在节细胞层的毛细血管周边,3h、12h和1d时EB红色荧光斑点还见于内核层的毛细血管周边。视网膜中央部在3h时EB红色荧光斑点开始增多,12h时EB红色荧光斑点最多,然后逐渐减少;视网膜周围部在3h时EB红色荧光斑点最多,然后逐渐减少;视网膜周围部先于中央部出现EB渗漏高峰。进一步定量检测显示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视网膜中央部在3h时EB渗漏量开始增多,12h时EB渗漏量最多,以后逐渐减少,7d时接近恢复正常;视网膜周围部在3h时EB渗漏量最多,以后逐渐减少,7d时接近恢复正常;视网膜周围部先于中央部出现EB渗漏量峰值。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视网膜HIF-1α在正常对照组未见阳性表达,在HIOP后3h可见HIF-1α阳性产物增多,12h时达高峰,然后1d、3d、7d逐渐减少;从视网膜中央部和周围部HIF-1α表达情况看,在3h和1d时视网膜周围部HIF-1α阳性产物明显比中央部多;HIF-1α阳性产物主要见于节细胞层,3h、12h时HIF-1α阳性产物还见于内核层。结论:1.大鼠BRB在急性高眼压后的早期损伤更明显,晚期逐渐恢复;视网膜周围部BRB先于中央部出现严重破坏;BRB损伤主要分布于节细胞层。2.急性高眼压后HIF-1α的表达在早期明显上调,晚期逐渐恢复,其表达的时空特征与BRB损伤的时空特征一致,提示急性高眼压后HIF-1α的表达上调可能与BRB的损伤有关。
其他文献
本论文综述了螺旋藻、藻胆蛋白和染料敏化TiO2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螺旋藻的培养、藻胆蛋白的提取及其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敏化作用。首先采用Z氏培养基对所购螺旋藻种进行实验室扩大培养,观察了其生长情况,并通过定期监测,绘制了生物量-时间曲线。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以废水、海水为营养源进行混合培养的方法,得到了最佳废水/海水混合配比,这种方法培养的螺旋藻为藻胆
目的检测中国汉族人群NLRP3基因rs10754558、rs202743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情况,探讨两位点多态性与子痫前期(preeclamsia,PE)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