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固两相流变压吸附制氧的CFD模拟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yw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压吸附空气分离制氧过程涉及传质、传热和动量传递,体系内压力、浓度和温度变化复杂,测量困难。依靠单纯实验研究存在很大的局限,难于获得吸附分离过程的内在机理。因此,相对迅速推广的工业应用而言,有许多研究工作需要加强。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进行变压吸附制氧数值模拟,针对气相单相多孔介质模型不能表现气体与固体吸附颗粒之间的传质、传热问题,通过自定义编程表现变压吸附分离过程中气固两相传质、传热,将单相模型完善成气-固两相流变压吸附模型,分析变压吸附循环过程气-固两相的相互作用,探索变压吸附内在机理。采用CFD方法研究了颗粒直径、反吹率对变压吸附制氧性能的影响,以更好地指导试验和分析吸附填充床内的流动分布规律,主要内容有:根据变压吸附空气分离制氧基本原理,确定其传质速率模型和两相平衡模型,采用FLUENT的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功能,将传质模型和平衡模型与多孔介质模型耦合,以反映气-固两相传质作用。通过用户自定义标量(UDS)功能,引入固相能量方程,将多孔介质单相模型整合为更加完善的气-固两相流变压吸附制氧固定填充床模型。从组分Langmuir等温曲线模拟与实验对比、网格独立性测试、粘性模型使用对比及出口平均氧气摩尔分数模拟与实验对比等方面,验证气固两相流变压吸附模型的可靠性。基于建立的可靠两相流变压吸附模型,对常用两床四步变压吸附制氧循环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不同循环内四步结束时吸附床内气相氧气摩尔分数分布,组分在固相中的吸附浓度及两相温度的变化等情况。结果表明:首次循环结束氧气最高摩尔分数可达72.0%,回收率在31.4%左右,气固两相温度波动在10K左右。非稳态循环期间,氧气摩尔分数和回收率都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加,但增加速度逐渐减小,在第6个循环时达到稳态。循环稳定后,氧气最高摩尔分数可达99.9%,氧气回收率在39.5%左右。固相中组分的吸附浓度只取决于气相中组分的摩尔浓度,与气相组分的摩尔分数没有必然关系。多孔介质两相区气-固温度变化主要是因为氮气吸附和脱附作用。采用两相流变压吸附模型,研究了颗粒直径和反吹率对变压吸附制氧产品氧气的浓度和回收率值的影响。反吹率为0.6时,采用颗粒直径0.4mm、0.8mm、1.6mm、3.2mm、6.4mm进行模拟对比表明,存在一个最优的颗粒尺寸1.6mm使得产气氧气平均摩尔分数和氧气回收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9.7%和39.5%。颗粒直径为1.6mm时,对比反吹率0.4、0.5、0.6、0.7、0.8模拟结果发现,氧气回收率在反吹率为0.6时存在最大值。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为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学科,除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还在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实现全面发展.语文教
本文研究了一种专门用来检测汽车座椅头枕静态性能和能量吸收性的试验台。试验台按照GB11550-2009的规定,采用刚性球体撞击座椅头枕的方法来检测座椅头枕的各项性能。  本文
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数量居高不下,而越来越多的肇事司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选择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导致危害结果进一步扩大。同时
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结构对于人工骨的成骨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工骨支架需要具备三维连通的微孔结构和合适的力学微环境。常用的人工骨支架材料包括聚合物、生物陶瓷、钛及
森林火灾是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危害极大。在各类森林火灾中,树冠火是森林火灾中危害性最大的。近年来,在森林消防装备领域,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主导,对
随着山西省煤炭企业重组的推进,出现越来越多的在重组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很多整合矿井都来源于原有的小煤矿,生产设备简单,开采方式简单,对围岩的破坏比较严重,当进行重组再生
产品刚度检测是产品开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使用性能。现有刚度检测方法存在加载方式单一、加载检测精度低、无法对耦合变形量检测、通用性
通过近几年调整转型,国有企业规模总量稳步提升,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逐年增长;落后产能加快退出,企业办社会职能全面移交,瘦身减负成效正在显现;呆滞项目
金属矿山通常伴有构造应力场的特征,当构造应力大于自重应力时,构造应力在控制顶板岩层移动方面起主导作用,随着资源回收转向深部,其构造应力作用更趋明显。然而,针对构造应力作用
轴承作为机械设备重要的零部件,它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对于机械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转影响非常大。尤其是随着机械设备更加精密、转速更高以及承载能力更强,这就对于轴承性能的要求更加严格,这就要求轴承具有高速转动以及承载能力大的特点。轴承润滑是影响轴承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良好的润滑能够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以及使用寿命,这是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轴承的润滑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实验和数值模拟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