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缓释投加硝酸钙治理河道黑臭底泥的效果及过程机理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haowei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方城市河道水体黑臭现象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底泥中的硫化物、亚铁和氨氮等致黑臭物质使水体呈现黑臭现象。通过在底泥中投加硝酸钙原位氧化黑臭污染物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底泥原位修复技术。然而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硝酸钙的投加剂量和氧化效果上,对工程应用上硝酸钙在底泥中的具体投加方式和迁移扩散规律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选择南方城市河道黑臭底泥作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确定硝酸钙最佳投加量的基础上,探究了底泥中不同频率的混合投加方式、管式给药投加方式及该过程中硝态氮的迁移转化规律、铁硫氧化特征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进一步明确新型硝酸钙投加方式的可行性,为后续硝酸钙治理底泥黑臭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本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不同频率的硝酸钙投加方式模拟硝酸钙在底泥中缓慢释放的氧化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释放浓度会对底泥的氧化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当释放的硝酸钙浓度较高时(800 mg/L以上),对硫化物和亚铁的氧化效果最好,可以在20天内将全部硫化物和亚铁氧化至最低水平,使底泥颜色由黑色变成黄褐色,且在两个月内不发生再生现象。证明采用缓慢投加硝酸钙的方式需要控制硝酸钙浓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才能起较好的效果。(2)采用新型管式给药投加装置投加硝酸钙修复底泥可以在氧化硫化物和亚铁的同时克服传统注射方式的硝酸钙利用率不高和无机氮容易污染上覆水体的缺点,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底泥采用管式给药投加硝酸钙后,底泥中的硫化物和亚铁在10天内分别被氧化了83.77%和39.64%,底泥的ORP从-250.00 m V上升至-41.67 m V。同时在一个月后,泥底上覆水均无氨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大量累积的现象发生。通过观察该修复过程中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发现,Thiobacillus和Sulfurimonas的数量变化与铁硫含量的变化有极高的相关性,证明了底泥中铁和硫的的氧化与该功能细菌有紧密的关系。(3)进一步探究采用新型管式给药投加装置投加硝酸钙修复底泥过程中硝态氮在底泥中的垂直及水平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底泥垂直端的迁移转化过程中,硝态氮及间隙水氨氮在一个月内最远可以迁移至底泥顶端12 cm处,但主要的迁移累积量集中在6~0 cm内,该距离范围内的硫化物和亚铁均得到有效的氧化,且有向上端扩大氧化的现象;在底泥水平端的迁移转化过程中,硝态氮及间隙水氨氮在一个月内最远可以迁移至底泥最远端12 cm处,但主要的迁移累积量集中在8~0 cm内,该距离范围内的硫化物和亚铁均得到有效的氧化,且有向远端扩大氧化的现象。同时可以发现无论是底泥垂直端还是水平端的系统氨氮均发生了明显的下降。因此,在实际河道修复中,管式投药在一个月的修复时间内投加深度应控制在泥面6 cm以下,投加点水平间隔为16 cm。通过将硝态氮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扩散的量与时间进行拟合,发现在不同距离泥层中硝态氮随时间的扩散均有显著的函数关系,可以为日后硝酸钙的实际工程投加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化石能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持续恶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寻找并发展对环境友好的可再生型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木质纤维素作为优质的生物质原料,可通过预处理及发酵处理成功转化制得具备高附加值的产品,其中最重要的产物生物乙醇更是因其可作为内燃机清洁能源,被认为是满足能源需求最有希望的候选者。人造板作为优良的功能性材料,被广泛应用家居行业中。然而近年来随着需求量和产量的不断增加,也产生了大量的废弃人造
学位
木材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由于木材优良物理、力学和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人民日常生活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木质材料被大量用于建筑、装修装饰材料中。同时,因木材富含大量碳水化合物极易燃烧,大量应用无疑增强了火灾风险。近几年,氢氧化铝被认为是环保、高效、低毒的阻燃剂,然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氢氧化铝作为填料与纤维或板材混合使用,使得氢氧化铝与纤维之间无
学位
为有效解决木材在应用中的易燃隐患,同时缓解化石原料日益枯竭带来的资源压力,提升材料的安全及环境效益,本研究以生物质原料和氮磷阻燃剂为主体,先后构建热固化生物基阻燃环氧树脂交联体系和光固化水性生物基阻燃不饱和树脂交联体系,并分别在木材表面制备生物基阻燃涂层,表征与分析涂层的固化行为、物理性能、热降解性、阻燃性,并初步揭示相应阻燃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香草醛和六氯环三磷腈为主要原料制备
学位
随着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研究者聚焦到生物质基相变储能材料研究方向,尝试制备得到具有原料环境友好、热学性能良好以及热稳定性优良等特点的定型相变储能复合材料。故本文以癸酸-肉豆蔻酸-硬脂酸为相变材料,以柚子皮为中间体,采用简单的制备方法得到癸酸-肉豆蔻酸-硬脂酸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并对它们主要的热性能、化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等进行表征分析。通过这一方法,实现了主要原材料来源的可再生
学位
随着家禽养殖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模式发展,利用信息监测技术取代传统依靠人工巡视监测家禽养殖过程中的生理特征、行为活动的研究越来越受家禽养殖行业和农业工程研究者的重视。家禽的叫声包含大量的信息,通过挖掘家禽叫声中包含的信息可以了解家禽的部分生理状态和行为活动。为此,本文立足于音频分析技术开展了患禽流感鸡群叫声和鸡群采食叫声识别方法的研究。基于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动物养殖房的资源,养殖了两组无特定病
学位
橡胶木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纹理清晰,密度适中,在国外被广泛用作家具材料。竹材是一种生长速度快、强度高、加工性能优良的木质材料,属于第二大森林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两者共同特点是本身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糖类、淀粉、蛋白质等,在潮湿环境下易受霉菌和腐朽菌的侵害,造成霉变和腐朽等问题,这显著降低木竹材及其产品的使用寿命。其次木竹材具有干缩湿涨、易光降解的特性,对物理力学性能影响较大。这些缺陷
学位
木塑复合材料(wood-plastic composite缩写为WPC)是以木质纤维与热塑性聚合物为基本原料,偶联剂、润滑剂等为主要助剂,经挤出、模压、注射成型等加工工艺,生产出的型材或板材。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是衡量其品质的重要依据,成为如何高效地生产质优价廉的木塑复合材料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文以杨木纤维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主要原料,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为偶联剂,采用熔融挤
学位
油茶果壳木质素含量丰富,并具有独特的物理结构,是制备活性炭的优质原材料。本文分别采用H3PO4和KOH为活化剂,化学活化法制备了油茶果壳活性炭,并研究了所制备的油茶果壳活性炭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性能,同时研究了该油茶果壳活性炭的再生性能。在较低的炭化温度下,以NaOH为活化剂制备了具有更高比表面积,更强吸附性能的油茶果壳活性炭。较低的炭化温度可有效降低能耗,对环保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油茶果壳制备活性
学位
随着木材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各国对木材出口的限制,硬木资源供不应求,速生材可作为理想替代品,但由于其材质疏松、力学性能差、尺寸不稳定和易燃性,大大限制了速生材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提出了木材单侧表层密实塑合和原位矿化阻燃改性方案。木材单侧表层密实塑合可以提高木材的力学性能,以水性树脂固定压缩变形,形成高硬度免漆表面,并保留木材的调温调湿特性;硼酸锌原位矿化阻燃改性可以实现木材的深度浸渍,具有不吸
学位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环境友好型高分子,并且其结构中含有大量羟基活性官能团。通过羟基发生化学交联反应或物理作用可构建各种功能型PVA水凝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水凝胶电解质基能源器件、电子皮肤传感器、生物组织工程领域等。然而,传统的单网络PVA水凝胶力学性能差,极大限制了PVA水凝胶在上述领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针对该问题,本论文利用双交联(Double Crosslinking)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