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娼妓是一种社会身份,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到唐代中后期,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为社会群体提供宴饮及侍寝服务的市井妓女已活跃于历史的舞台,并逐渐组织化、结构化、系统化,进而发展成一门行业。本文以中国历史上第一本记载娼妓的专书——《北里志》为切入点,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力图通过对《北里志》中市井妓女、市井妓业的研究,折射出整个唐代市井妓业的发展状况,并进一步揭示唐代市井妓业与唐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市井妓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探讨市井妓业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唐代市井妓女这一历史群体发展的整体特点及市井妓业逐渐成为一门行业所反映出的深刻历史内涵,对于我们进一步接近历史真实,了解整个唐代社会及由唐入宋的社会变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对《北里志》中娼妓的属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唐代教坊制度的演变、《北里志》的成书时间及书中记载的娼妓情况的分析,得出《北里志》中的娼妓是市井妓女的结论,这是后续研究的立足点。第二章对将《北里志》中的市井妓确定为一门行业的原因进行系统地分析,市井妓女的活动具备了正规的营业场所,市井妓女的营业具备了正规的收支体系与管理系统,市井妓女的消费群体多样并趋于固定,在市井妓馆中,也出现了逐渐固定化的营业人员。所以可以说,到唐代中叶以后,史书记载中才出现了组织化、结构化、系统化的市井妓。此外,唐代市井妓的分布范围很广,无论是作为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长安、洛阳,作为国家商业中心的襄阳、扬州,还是本就是佳丽诞生之地的苏州、杭州,青楼妓女的足迹处处可见。可见,唐代中后期的市井妓已经发展成为一门行业。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主要论及唐代市井妓业的影响,重在揭示唐代的市井妓业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联系,市井妓业的存在、发展需要社会、经济、文化各要素的支撑,同时市井妓业也进一步影响了唐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各要素,这也是唐代市井妓业的行业特征之一。